「糖尿病」患者少吃甜就沒事?最新『黃金飲食法則』出爐,降血糖,這樣吃最快!|每日健康Health

| 日期:2017-03-14 | 責任編輯: 吳姿蓉 | 分類: 流行病學

控制全天總熱量

控制總熱量是糖尿病飲食治療的首要原則。糖尿病患者安排總熱量時,既要考慮充分減輕胰島β 細胞的負擔,又要滿足身體正常運轉的需要。糖尿病患者飲食攝入的總熱量,應以維持理想體重或標準體重為原則。每一位糖尿病患者所需的熱量的多少,與其身高、體重、年齡、性別、體力活動量有密切關係。

 

平衡飲食

許多人對平衡飲食存在誤解,有的人因為懼怕血糖升高,過於嚴格地控制飲食,甚至導致厭食、營養不良;有的患者僅控制主食,而對於肉食、零食完全不加以控制,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那麼,究竟怎樣「吃」才算合理呢?每天,我們都需要從食物中獲取人體需要的各種營養,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和水,各種營養素的供給必須足夠並且平衡才能滿足人體的正常生理需要、維持人體健康。因此,我們的飲食既要保障每天的營養需求,同時又要控制總的熱量,即通過平衡飲食達到控制體重的目的。

 

 

糖尿病患者根據中國營養學會設計的「平衡膳食寶塔」安排日常膳食,可獲得更科學合理的營養飲食方案。

上奇佳魁網路書城 / Via  https://www.bookdiscount.com.tw/p-detail.php?cid=103&pid=2228

合理攝入碳水化合物

日常熱量的一半都來自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各種類型糖的總稱,主要包括:單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雙糖(蔗糖、乳糖、麥芽糖等)、多糖(澱粉類)。單糖甜度高,吸收速度最快,食後立即進入血液,在水果中含量豐富。

雙糖在進食後也較快進入血液,單糖、雙糖升血糖效果明顯。多糖經水解後可產生至少6 分子單糖(如澱粉、纖維素、肝糖等),它消化吸收過程緩慢,有利於保持血糖平穩。因此,糖尿病病人應多食多糖(如富含澱粉的馬鈴薯),而避免食用各種單糖、雙糖(如糖果及含糖的點心、冷飲、果汁等,當病情控制不好時還應避免吃水果)。

但當病人出現低血糖時,則要補充單糖和雙糖,以使血糖迅速回升到正常水準。為防止攝入過多碳水化合物,食用前最好看看食物標籤上的說明,為避免攝入過量,可以請他人監督自己。為了控制血糖,每天應該吃同等量的碳水化合物,一天內平均分配。如果每天每頓飯攝入碳水化合物的量多少不一,很容易引起血糖波動。

 

限制脂肪攝入量

糖尿病患者得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比普通人要高,因為糖尿病會加速動脈硬化和動脈血栓的形成。因此,保證心臟健康的飲食也成了糖尿病飲食的一部分。每天來自飽和脂肪的熱量不要超過7%,儘量杜絕食用反式脂肪。

減少攝入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最好的方法就是限制固態脂肪(動物油或奶油、甜奶油、起酥油)的量,可能的話儘量使用低脂替代品。同時,還應適當限制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肝、腎、腦等臟腑類食物,雞蛋含膽固醇也很豐富,每日吃一個或隔日吃一個為宜。

需要食用脂肪的話,儘量選擇單元不飽和脂肪,如橄欖油、菜子油。堅果和種子含的多不飽和脂肪也是比較健康的選擇。當用單元不飽和脂肪和多不飽和脂肪代替飽和脂肪時,還有利於降低血中總膽固醇含量。其中,多不飽和脂肪酸主要來源於母乳、豆油、葵花子油、核桃油、紅花油、沙拉油和堅果類食物;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主要來源於動植物脂肪。但要注意用量,任何一種脂肪都是高熱量食品。減少隱性脂肪攝入的方法隱性脂肪就是藏在食物內部看不到的脂肪,例如瘦肉裡面所含的脂肪、千層餅裡面的油脂、炒菜時被菜吸收進去的脂肪等。

隱性脂肪常常被忽視,也是增加體重的一個重要原因。那麼,如何減少隱性脂肪呢?

方法1:若是炒肉、烤翅、燒翅,可以先加些調料,如薑片、花椒、料酒,煮十幾分鐘,既可以去除隱性脂肪,還可以調味。

方法2:吃些不善吸油的蔬菜,例如青椒、花生、木耳、豆腐等。

方法3:拌涼菜時,可將菜煮熟放涼,加入鹽拌勻,最後加幾滴香油提味,脂肪含量自然比炒菜低得多。還可以加醋、芥末、薑汁,也可以把香油換成幾滴辣椒油或花椒油。

方法四:儘可能多吃些粗糧,增加纖維素,減少人體的脂肪吸收率,同時提高飽腹感。

 

科學補充蛋白質

蛋白質是人體內各種酶和某些激素的主要構成原料,如胰島素就是由蛋白質組成的。蛋白質還可通過葡萄糖的異生作用轉化為糖。因此,糖尿病患者應保證蛋白質的正常供給。

一般情況下,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質需要量與正常人近似,為每日每公斤體重1 公克,若病情控制不好或消瘦者應適當增加到每日每公斤體重1~1.5 公克;兒童患者的蛋白質需要量可按每公斤體重2~3 公克供給;妊娠5 個月後和哺乳的患者每日比平常多增加15~25 公克的蛋白質。蛋白質的主要食物來源有動物性食品和植物性食品,其中,動物性食品中的蛋白質為優質蛋白質,消化利用率高;植物性食品中的穀類蛋白質在膳食結構中用量較多,是攝取蛋白質的一個重要來源。

每日除主食外,再吃50~100 公克瘦肉、50~100 公克豆製品,就可以滿足身體對蛋白質的需求了。糖尿病患者選擇蛋白質時需注意,由於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大都含有大量的脂肪,在選用時要注意其脂肪的含量。選擇蛋白質食物應儘可能選擇低脂肪肉類,如瘦牛肉、瘦羊肉、瘦豬肉、魚、海產品和無皮的禽肉。攝入充足的膳食纖維糖尿病營養治療,每天攝入膳食纖維要充足。因為膳食纖維在人體內吸收水分,形成膠體後,可延緩食物中葡萄糖的吸收,減輕胰島β 細胞的負擔,減少胰升糖素的分泌,使血糖維持在較低的水準。

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還能增加患者的飽腹感,減輕控制飲食後的饑餓感。醫學專家主張,糖尿病人每日的膳食纖維供給量為40 公克,但不超過50 公克。

膳食纖維的來源,以天然食物為好。全麥、大麥、燕麥、豆類、蔬菜、水果都是很好的纖維來源,也可提供充足的營養。膳食纖維好處雖多,但卻不是「多多益善」。過多攝入可能會引起腹脹、腹瀉、消化不良、低血糖等不適反應,還會影響鈣、鐵、鋅等元素的吸收,降低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長期大量攝入膳食纖維,還容易造成營養不良。

 

少量多餐,靈活加餐

少量多餐是糖尿病飲食治療原則之一,尤其適用於消化功能比較差的患者。1 日總食量不變,增加餐次、減少每餐的食量有利於胃腸道的消化吸收,餐後的血糖不會太高,從而減輕胰島β 細胞的負擔。

少量多餐還可以讓葡萄糖得到較均衡的吸收,如同服用延緩血糖吸收的藥物一樣,又可以避免藥物作用高峰出現低血糖。對病情較輕的輕型患者,1 日至少要保證3 餐,基本保證定時定量,兩餐之間要間隔4~5小時。3 餐的主食量可做如下分配:早餐1/5;中餐和晚餐各2/5;或按各1/3 量分配。對注射胰島素或用口服降糖藥而病情依然波動的患者,為使血糖保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避免發生低血糖,每天可進5~6 餐,可從3 次正餐中勻出25~30 公克主食留做加餐用。

加餐時間可放在上午9~10 點、下午3~4 點及晚上睡前半小時。晚睡前的加餐,除主食外,可配牛奶1/2 杯或雞蛋1 個或豆腐2 塊等富含蛋白質、對血糖影響較小的食物,以防止夜間出現低血糖。

 

低鹽飲食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過多攝入鹽,具有增強澱粉酶活性而促進澱粉消化和促進小腸吸收游離葡萄糖的作用,可引起血糖濃度增高,從而加重病情。而且,如果糖尿病患者長期攝入過多的鹽,還會誘發高血壓,加速和加重糖尿病血管併發症的發展。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採用低鹽飲食。

糖尿病患者食鹽的攝入參考量為:主食每日少於250 公克者,食鹽每日3 公克;主食每日250 ∼ 300 公克者,食鹽每日3.5 公克;主食每日多於400 公克者,食鹽每日4 ∼ 5 公克;若併發高血壓、冠心病、腎動脈硬化、腎功能損害等,則必須嚴格限制食鹽量,每日應少於3公克。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低鹽飲食除限制食鹽的攝入外,還應減少含鹽食品的攝入,如黃醬、甜麵醬、醬油、鹹菜、鹹魚、鹹肉、醃雪裡紅、鹹泡菜等。鹹蛋、罐頭、火腿和加鹼發酵食品(如蘇打餅乾)等含鈉鹽較高的食物也應限制食用;快餐食物(漢堡、披薩、泡麵的調味包等)含鹽量較高,平時也應少吃。

 

計算食鹽量的方法

買500 公克食鹽,記下開始食用的日期,當這500 公克食鹽吃完後,再記下日期,依此計算出這500 公克食鹽吃了多少天,用所吃鹽量除以吃鹽的天數,再除以家中就餐人數,就可得出人均粗略的食鹽攝入量。

依照上述用鹽標準和計算方法計算出全家每日的食鹽量,用小匙來作為衡量工具(先稱量出1 小匙的食鹽或醬油的量),從而更準確地調味。

 

控制鹽攝入量的小細節

1. 做菜時少放鹽,用檸檬汁、橘皮、孜然、胡椒粉、香菜等代替鹽來調味。

2. 烹飪起鍋前將鹽撒在食物上,這時鹽附著於食物表面,既能感覺到明顯的鹽味,又不至於過量。

3. 用自來水沖洗金槍魚罐頭、鮭魚等,可以減少30% 的鈉鹽。

4. 經常在菜裡面放點醋,可以減少鹽的用量。做菜時加些蕃茄醬,也有一樣的效果。

5. 做湯基本不放油、鹽,做清湯,適量放些蝦皮、紫菜提鮮。

6. 餐館做菜常使用較多的食鹽、味精等調味,應儘量避免在外用餐。

 

不宜隨意飲酒

酒可以擴張血管,促進血液流通,特別是紅葡萄酒,內含花色素苷、丹甯、白黎蘆醇、黃酮類等抗氧化劑,具有降低血脂、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

少量飲酒有益健康,但酒也會產生大量的熱能,高於糖類和蛋白質所產生的熱能,長期大量飲酒就會因攝入的熱能太多而肥胖。酒精所提供的熱量往往不能有效地轉化成血糖,而大多轉化成熱能,會使患者發生低血糖的機會增加。

另外,因飲酒而發生的低血糖常常容易被誤診,因此危險性更大。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宜飲酒,更不能酗酒,如果患者早有飲酒習慣,一時又難以戒斷,則要了解各種酒的含糖量和含酒精量後再少量飲用低酒精含量、低甜度的葡萄酒。在血糖控制較好、經專業醫生和營養師確認後,可以限量飲酒,一週內不超過2 個「酒精單位」。1 個「酒精單位」為:啤酒360 毫升,或乾葡萄酒150 毫升,或白酒45 毫升。糖尿病病人應避免空腹飲酒,特別是晚餐時喝酒,一定要吃主食;平日血糖控制很好的人,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飲酒。如果晚餐時喝了酒,睡覺前則要再測一下血糖。如果血糖低於4 毫莫耳/ 升,則要吃一些複合型的糖類食物,如麵包、饅頭、餅乾等,以防止出現夜晚低血糖。

 

酌情食用水果

新鮮水果富含維生素C、無機鹽、水分和膳食纖維,這些對糖尿病患者是有益的。水果中含的糖分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其中果糖在代謝時不需要胰島素參加,所以,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已獲控制後不要一概排斥水果,而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和水果的含糖量高低選用。

如果糖尿病患者平時喜歡吃水果,且病情較穩定(空腹血糖在7 毫莫耳/ 升以下,餐後2 小時血糖在10 毫莫耳/ 升以下)時,可以選擇含糖量低(含糖量在14% 以下)的水果,含糖量高的水果最好不吃。

吃水果的時間最好選在兩餐之間,饑餓時或者體力活動之後,作為熱量和營養素的補充。通常可選在上午9 點半左右,下午3 點半左右,或者晚飯後1 小時或睡前1 小時。不提倡飯後立即吃水果,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致使餐後血糖過高,加重胰腺的負擔。

上奇佳魁網路書城 / Via  https://www.bookdiscount.com.tw/p-detail.php?cid=103&pid=2228

 

如果一次吃水果較多,應相應減少主食量。如吃1 公斤西瓜,應減少主食50 公克;每日吃200 公克梨、蘋果、桃等水果,應減少主食25 公克。必須注意的是,重症糖尿病患者不宜吃過多的水果。

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每種水果對血糖的作用也不一樣。家中有血糖儀的患者,在吃水果之前以及吃水果後2 小時測一下血糖或尿糖,對了解自己能否吃此種水果,吃得是否過量,是很有幫助的。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合理的飲食調養和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利於控制糖尿病病情的發展,還能避免併發症的發生。對於病情較輕的糖尿病患者來說,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尤其重要。

具體來說,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 改變用餐順序。糖尿病患者進食時,應先吃粗纖維的蔬菜,增加飽腹感,從而不自覺地減少後面主食的攝入。而主食應少稀多乾,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小米、窩窩頭等。肉類等食物應放在主食後食用。糖尿病患者吃了一定數量的主食後,攝入的肉類自然就會相應減少。把湯放在最後喝,是因為先喝湯的話,會很快就感覺飽了,但不久又會感到餓,只能再吃些別的食物充饑,這樣不利於控制血糖。

2. 吃飯時應注意力集中,細嚼慢嚥。吃飯時應集中注意力,以保證胃液的正常分泌,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不要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上網或者同時進行其他活動。同時,要細嚼慢嚥,以使食物與唾液充分混合,從而使食物的營養被充分吸收利用。

3. 保持愉快的進餐情緒。不良的情緒會抑制攝食中樞,而波動的情緒可引起交感神經興奮,促使糖原分解,以致血糖水準升高,對糖尿病病情控制是不利的。所以,糖尿病患者進餐時應保持愉快的情緒。

 

4. 進食多樣化。糖尿病患者應在規定的總熱量內,做到營養均衡。在掌握了一定的熱量計算方法後,了解自己每日每餐應吃的食物種類和數量,糖尿病患者就可以參照食物交換法,選擇靈活的烹調方法做出合乎自己口味的食物。

 

本文摘自上奇資訊《七天,改善糖尿病立即上手

以上內容為《上奇佳魁網路書城》授權刊登,非經授權,禁止轉載。

 

封面圖片出自 Emed / www.diabetesselfmanagement.com

上奇佳魁網路書城 / Via  https://www.bookdiscount.com.tw/p-detail.php?cid=103&pid=2228

          推薦的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