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兇手不是「膽固醇」!?破解長達一甲子的藥廠騙局:別再亂吃降壓、降膽固醇藥了

| 日期:2017-07-13 | 責任編輯: 郭家和 | 分類: 流行病學

在例行健康檢查持續推動下,一般民眾也許看不懂密密碼碼的報告數字,卻必然懂得問醫生:「我的膽固醇高嗎?會不會得心臟病?」這樣的現象不只發生在台灣,以「膽固醇」數值來推斷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觀念早已遍及全球。不過,隨著2005年美國官方的《美國民眾膳食指南》將膽固醇攝取量刪除後,不少新研究紛紛指出,也許膽固醇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罪大惡極」。

(公視記錄片《膽固醇騙很大》中報導了安瑟爾‧基斯當年的研究報告)

公視 / Vi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2JtS_O80oo

 

迷思一:你吃的藥真的可以降低心臟病嗎?

膽固醇原先是幫助激素分泌、細胞生長、神經傳遞的重要物質,何以在現代人的集體印象中,變成了引發心臟病的幕後元兇?科學家們紛紛將源頭指向60年前,當時美國總統艾森豪突傳心臟病發震驚全球,而奉命前往白宮的御醫安瑟爾‧基斯,在經過診治後向全世界公開斷言:是艾森豪吃了太多高油脂、高膽固醇的飲食,造成總統的心臟出事。此後,膽固醇過高會引起心血管疾病的觀念,遂成為一種顛撲不破的真理。

 

值得深思的是,這項醫學研究所掀起的風暴,不僅是人類的飲食觀念,背後更牽動膽固醇藥物的巨額商業利益。記錄片《膽固醇騙很大》中也報導,過往不少心臟病學研究者,只要提出與安瑟爾‧基斯相反的研究理論,就會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除了經費可能頓時斷炊,甚至連研究計畫都無法通過。心臟科醫師麥卡爾‧拉巴伍思就曾指出,因為「膽固醇指南指導原則」頒行後,服用他汀藥物的病患多出了3倍──這些人大部份並不是心臟病患者。

 

原來,1980年起日本研究出一種物質能降低「壞膽固醇」藥物「他汀」,在短短數十年間成為普世最流行的處方藥。商業產值多達數百億美元,全世界有兩億兩千萬人服用。隨後,美國2001年發佈的《膽固醇指導原則》,進一步降低膽固醇的限值,讓「膽固醇不正常」的人數增加300%,建議服用他汀的人口數則從1300萬增為3600萬,而當中大多數人根本沒有心臟病。

 

迷思二:膽固醇較高,死亡率也較高嗎?

隨著新的研究紛紛出現,膽固醇是否真是造成心臟病的元兇,這幾年仍是爭議不斷。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包括愛爾蘭大學的血管專科教授 Sherif Sultan,在從事相關研究後表示:膽固醇其實是身體裡「最重要的分子」,它能預防中高年人口的感染、肌肉萎縮,甚至是誘發癌症的病變。Sultan教授更直言,用「降低膽固醇」為手段,幫助60歲以上的民眾預防心血管疾病,無疑是一種浪費行為,改變生活方式反倒有效。

 

英國官方國民保健署(National Health Service)也報導指出,新的研究正在挑戰過往人類的傳統思想,科學家透過分析19項研究超過68,904名病例的報告,發現在其中14項研究中,被認為是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反而與死亡率升高相關。而這個研究結果恰好與一般人認為「低密度脂蛋白導致動脈脂肪積聚,進而引發心臟病死亡率」的觀念相反。換句話說:這群研究者認為,「壞膽固醇」過低對健康有害無益,應當重新評估藥物的使用是否確實有助於改善老年人的健康。

(公視膽固醇騙很大記錄片中,羅熱里爾博士分析膽固醇與心臟病的關係)

公視 / Vi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2JtS_O80oo

 

迷思三:雞蛋能不能吃?哪些食物才是心臟地雷?

種種爭論在美國農業部修改《美國民眾膳食指南》後,終於得到進一步的釐清:第一,食物中的膽固醇與血液中的膽固醇並不是同一件事,先前現制膽固醇攝取反倒讓一般人不敢吃包括雞蛋、海鮮在內的高膽固醇食物,但適量攝取這些食物其實對身體健康有重要幫助。

 

第二,包括紐約預防心臟病學的專家史坦包姆(Suzanne Steinbaum)也表示,一般民眾應該消除對膽固醇的過度疑慮,反而應該注意「飽和脂肪」的攝取量,包括全脂奶、肥肉、奶油等食物才是真正應該避免的地雷,至於喝咖啡有助於降低糖尿病和心臟病風險,前提是不要加糖、奶精。

 

 

 

 

結論

綜觀上述研究發現,每日健康提醒民眾應當對膽固醇保有正確的認知:

一、膽固醇不是造成心臟病元兇,每天攝取適量的雞蛋、海鮮對身體有益

二、食物中的膽固醇與血液中的膽固醇並非同一件事

三、已在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民眾,務必遵循醫囑用藥;相反的,一般民眾也不可亂服降血壓、降血脂藥物

四、真正威脅心血管疾病的是飽和脂肪及「糖」,戒糖飲食才是避免糖尿病以及由此引發的心血管疾病的根本之道。

參考資料:

NHS

Telegraph

蘋果日報

公共電視

Healthline

 

封面圖片出自: farbled/shutterstock

          推薦的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