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只開刀不會好?奪命往往在「看不到處」 新劑型標靶治療防復發

| 日期:2019-01-08 | 責任編輯: 郭家和 | 分類: 癌症疾病

台灣每4名女性癌症中就有1名是乳癌(每日健康攝) / Via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採訪報導 郭家和】

姐姐罹乳癌誤信傳言僅活4年 悔恨「我就是不乖」 

癌症時鐘逐年加快,目前每4分58秒就有一人罹癌,而在全球185個國家的36項主要癌症中,又以乳癌對女性健康威脅最高,台灣更是每4位女性罹癌者,就有1人是乳癌。面對乳癌除了應當有預防意識,正確的治療觀念也會影響預後效果,甚至影響存活時間。

家住高雄的一對孫姓姐妹,姐姐原先從事科技業,卻在42歲時檢查出0.5公分的乳癌腫瘤,以為接受全乳房切除手術以及放射線治療,就能消滅殘存癌細胞,又因聽信坊間說法不接受化療,2年半後HER2(過度表現型)乳癌復發且轉移至膽管,僅四年就不敵病魔。

孫家姐姐在乳癌末期時,才體會到接受正規治療的重要,她告訴妹妹「我就是不乖,拒絕會痛的治療,才會變成這樣子。」姐姐的乳癌病史,讓孫女士相當重視乳房健康,去年自我檢查發現有異常腫塊,經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確診是1.7公分的第一期HER2乳癌,目前接受標靶治療控制,還能一邊工作一邊繼續療程,維持正常生活品質。(推薦閱讀:乳癌中最可怕的是什麼?「三陰性」最為棘手

沈陳石銘教授指出乳癌細胞產生的微轉移才是復發大敵(每日健康攝) / Via  每日健康

乳癌若擴散成「侵蝕性疾病」 血液中可能有微轉移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慈濟醫院癌症中心沈陳石銘教授指出,乳癌的發生可分為兩大類,第一種是還限縮在乳管內部,沒有向外擴散,期數通常為0期,因此也稱為「原位癌」。第二類則已經從乳管向外擴散侵蝕,當乳癌已經變成這種侵蝕性的疾病時,「眼睛所看不見的微轉移,可能都已經在發生了!」沈陳石銘教授提醒,癌細胞不會乖乖待在一處,即使腫瘤切得很乾淨,仍可能發生肉眼無法察覺的微轉移,因此必須透過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經由身體的血液循來降低復發風險。

沈陳石銘教授說明,從早期醫學演變來看,乳癌首先是被當成一種解剖型的疾病。後來發現乳癌腫瘤會發生轉移,因此又被視為是全身性的疾病。西元2000年之後,乳癌又從病理上從分子生物的角度,來分為荷爾蒙(管腔A,B1型)、三陽性(管腔B2型),以及HER2陽性、三陰性四種。2010年之後,已發現乳癌與基因的相關性,確定乳癌為一種「基因性疾病」,治療上更應該需要「量身訂做」,目前的治療武器也相當多元,呼籲民眾對於接受診斷或治療不應過度擔心。

劉良智主任指出新劑型的標靶治療可直接皮下施打維持乳癌患者高生活品質(每日健康攝) / Via  每日健康

不是開刀切除照放療就好 避免乳癌復發新武器

臨床上常有早期乳癌患者開完刀之後詢問醫師,是不是手術完之後照個放射線治療就好,為什麼還需要接受藥物治療?治療又需要多久?顯然民眾對於乳癌治療的方式與效果,都未能完全明白其作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劉良智主任指出,乳癌的治療方式可分為兩大類,手術與放射治療屬於「局部治療」,化學治療、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屬於「系統性治療」。

劉良智主任解釋,放射線治療和乳房切除手術,是針對乳癌局部治療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切除腫瘤之後,因應各人病情的不同,必須接受不同類型的化療、荷爾蒙治療的全身性治療,甚至像HER2這類型的乳癌,也能利用標靶藥物。通常荷爾蒙治療需5至10年,化學治療需持續6至8次,每次間隔3星期;標靶治療則持續1年,預防乳癌復發和轉移的效果較佳。

劉良智主任提醒很多乳癌復發風險都發生在「看不到」的位置,微小的癌細胞可能散在全身血液各處,最常見的就是發生肺部轉移、肝臟轉移、骨頭轉移、腦部轉移等等,因此接受系統性治療降低復發率是乳癌患者非常重要的一環。如孫女士為了降低乳癌發生率,並減輕療程過程中的身體負擔,選擇新劑型的標靶藥治療,只要直接注射在皮下就能達到與靜脈注射一樣的效果,且整體時間僅費5分鐘,也不需在施打前注射類固醇、抗組織胺等前置藥物,能保有更多的體力維持正常生活。(推薦閱讀:每4人就有1個是乳癌!醫師點名這十種人最危險

孫女士也以自身經驗指出,提醒女性每年應定期自我檢測乳房是否有異常硬塊,若發現左右對稱時硬塊時大多為良性結節,但若是只有單邊硬塊發現,且家族之中有乳癌病史者,就應該趕快接受治療,若能在「原位癌」階段就確診乳癌,治療效果也能有所改善,並且應該配合醫囑接受後續的荷爾蒙、標靶等系統性治療。

          推薦的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