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消化不良,別急著吞胃藥
■案例分享
五十五歲的鄭先生十多年來飽受腸胃問題所苦,經常打嗝、消化差、便祕,有時腹瀉、脹氣,偶爾還加上胃酸逆流,斷斷續續地吃了一、二十年的胃藥,症狀還是沒有好轉。
當我為鄭先生做一滴活血檢測時,發現他的紅血球串聯非常嚴重,有這種情況的人飲食上通常比較油膩,但身材微瘦的鄭先生飲食已經很清淡了,所以我認為他是消化系統出了問題,尤其是胃或胰臟所分泌的酵素不太夠。
健康最前線
消化不良及脹氣的原因有哪些?
● 肝臟、胰臟、膽囊發炎或是腫瘤、膽囊切除手術後。
● 胃炎、消化性潰瘍,胃腸腫瘤。
● 腸道菌叢改變,過多壞菌存在。
● 急性或慢性食物過敏
● 飲食習慣不良,例如:吃飯太快、吃太多,或是一邊吃一邊講話、吃飯時配大量的湯、邊喝冷飲,都會造成空氣進入胃中或是過多的液體稀釋了胃酸及消化酵素。
● 食用花生、大豆及扁豆等莢豆類、五穀根莖類、乳製品、過度加工的食物等。
● 服用過多胃藥,造成胃酸降低(目前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 經常性地喝酒、抽菸、壓力過大,也會造成腸胃肌肉蠕動的障礙。
■病情分析
消化不良、胃酸逆流等都是現代人很常見的毛病,很多人遇到這種情況,除了到藥局買胃藥吃以外,好像找不到其他更好的方法。但我們常吃的胃藥,事實上都是一種制酸劑,大部分都含有鋁或鎂,含鋁的制酸劑容易造成便祕,而含鎂的化合物容易造成腹瀉,這些都是胃藥常見的副作用,可惜一般人不太知道,甚至習慣吃其他藥也要配個胃藥,以為這樣比較不會傷胃。 現在還有一種新的胃藥,叫做「質子幫浦抑制劑」(PPI),可以瞬間將胃酸的酸度降低,通常腸胃科醫師在治療消化性潰瘍或是嚴重的胃酸逆流時,都會開這種藥物給患者吃。不過,目前對於這種藥物,已經出現不同的觀點。二○○六年的《美國醫學會期刊》報告指出,長期服用高劑量PPI的病人,可能會因為鈣離子的吸收被抑制,髖關節骨折的機會增加二.六五倍,又因為PPI使胃部pH值上升,造成許多食物中原本可被胃酸抑制或消滅的細菌,如困難腸梭菌或大腸桿菌,進入消化道而造成腸炎;二○○九年於《胃腸病學》期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甚至指出長期服用PPI這類藥物,反而可能增加胃灼熱或胃酸逆流的反彈症狀。
健康最前線
所以,站在營養醫學的角度來看,雖然胃酸過多確實會造成食道腐蝕或咽喉發炎,但我們也不能忽略了胃酸幫助殺菌、分解食物的正面作用。若像鄭先生這樣長期使用制酸劑及PPI的藥物,就有可能造成胃酸降低,引發消化不良。如果這種消化不良、殺菌力弱的情形繼續惡化下去,食物的大分子就無法順利分解,不但可能產生腸漏症,引發全身食物不耐以及慢性疲勞症候群,甚至會造成自體免疫疾病等。
自然療法處方箋�
——生活調理配方
● 禁止所有的酒精、咖啡、濃茶、甜食、辛辣的食物。吃飯盡量不說話,細嚼慢嚥,以七~八分飽為原則。
● 胃酸逆流患者,如果體重過重,應擬定減重計畫。腰帶不可太緊,睡覺時枕頭調高三十度。
● 戒菸。
● 如果屬於胃酸過低,可於飯前十分鐘嘗試喝一些稀釋檸檬汁或水果醋。
● 減輕壓力,可多做腹式深呼吸,降低交感神經緊繃。
● 睡眠充足,不熬夜。 (注意事項:治療劑量及搭配種類依患者體重、體質、目前西醫治療內容而有所變化)
■效果見證
除了開立處方外,我請鄭先生早上起床時先喝一杯稀釋的新鮮檸檬汁(國外的自然療法醫師會開「鹽酸甜菜鹼」這種處方給這類患者)來增加胃酸,一週後,鄭先生果然發現自己的消化情況變得比較好了。
經過了一個月的調整,鄭先生的腸胃功能逐漸好轉,連惱人的打嗝及時常腹脹的情況也改善許多。 幾年前我自己也有類似的親身經歷。那時門診、開刀和論文寫作三頭燒,習慣喝咖啡提神,有一天突然發現心窩有燒灼感、吞嚥有些困難、感覺胃酸回流到喉嚨,尤其是睡覺時胸口悶痛,根本無法平躺。
連續三天後,我終於受不了跑去看腸胃科醫生,照了胃鏡,證實我有胃酸食道逆流,而且食道黏膜已經出現潰瘍。由於主治醫師懷疑我也有幽門桿菌感染,所以讓我連續一星期接受強烈的兩種抗生素合併療法(Amolin + Klaricid),以及PPI制酸劑,結果讓我拉了五天的肚子,全身虛脫。那次慘痛的教訓,讓我深刻地體會到抗生素可怕的副作用,幸好我後來學會用營養療法,把自己的腸胃毛病治好了。 如果消化不良的症狀超過了兩星期都沒有改善,建議你一定要找腸胃內科醫師,先做胃內視鏡檢查,看看是否有腫瘤或其他重大疾病。等這些可能性都排除之後,就從生活飲食習慣改善起,配合服用促進消化吸收的腸道健康營養素,應該就可以順利擺脫消化不良的症狀了。
(如果消化不良的症狀超過了兩星期都沒有改善,建議你一定要找腸胃內科醫師)
《延伸閱讀》
健康操之在「手」:記下「四大手部穴位」簡單按,便祕、咳嗽、消化不良、肩頸痠痛都有救了!
原文出自:博客來本文摘自新自然主義《疾病,不一定靠「藥」醫 劉博仁醫師的營養療法奇蹟》
以上內容為《新自然主義》授權刊登,非經授權,禁止轉載。
封面圖片來源:namtipStudio / 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