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傷」、「減緩肌肉痠痛」全靠「冰敷」?研究發現:這樣「冰敷」不會解決問題!|每日健康Health

| 日期:2017-03-20 | 責任編輯: 鄭宇哲 | 分類: 身體護理

  還記得自己扭傷疼痛不已的腳踝嗎?不論被不知名的東西絆倒、搶籃板下來踩到別人的腳、跳攔網下來踩到對手的腳、還是高跟鞋踩空而拐了一下的腳,那些造成你腳踝扭傷的事故之後,大家有沒有秉持著「RICE」的口訣去治療自己的扭傷部位呢?今天,我們要來告訴大家1978年創造「RICE」口號的Gabe Mirkin博士2014年的最新的發現,其實冰敷只需要六個小時而已!

RICE治療程序

  這個在1978年被創造出來的標準扭傷的治療術語,其實是四個治療動作,「R」代表的是「rest」,意旨在休息,傷害發生的當下應該要馬上進行休息的動作,不要持續的運動或是傷害到受傷發炎的部位;「I」代表的是「ICE」,意旨冰敷,馬上對扭傷的部位進行冰敷冷卻的動作,以有效減緩受傷組織所引發的疼痛不適感;「C」代表的是「compression」,意旨施壓,在冰敷的過程當中,可以多對受傷的部位做擠壓的動作,可以幫助固定受傷的部位不再受到二次傷害,亦可以增加冰敷的效果;「E」代表的是「elvation」,意旨抬高,將自己的受傷部位抬高於心臟,以確保不會有過多的血液回流至受傷的部位。

治療需要發炎

  2013的六月最近有一篇研究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上發表,當中提到,他們認為在運動員發生激烈的肌肉損傷,或是廣泛的肌肉酸痛,雖然冰敷確實可以有效的延遲腫脹,可是他們也不會加速肌肉從受傷的狀態中回復,就算冰敷確實勉強可以有助於腳踝的扭傷。

  而發炎的過程就是,當你的肌肉或是其他組織受到損害時,我們自身的免疫力會向受損的組織發送相同的炎症細胞以促進癒合,此時炎症細胞就會湧向受傷的組織開始進行癒合過程。這些巨噬細胞會在受損的組織中施放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1)的激素,然而,使用冰敷這個動作減少腫脹的同時,實際上也會阻止身體的巨噬細胞施放IGF-1減緩受損組織的癒合

冰敷減緩復原  
  對受傷的組織而言,使用冰敷以減少受傷部位附近的血管收縮和關閉血流,有可能會造成因為組織沒有接收到血流,而無法使復原的炎症細胞通過。而組織可能會因為沒有接收血流而導致死亡,甚至造成永久性的神經損傷。同時冰敷也會降低力量、速度、耐力和協調性,在《Sports Med》中提到,在剛冰敷完二十分鐘之後,運動員的身體強度和速度都會較之前低,如果真的要以冰敷限制腫脹的話,應該要進行少於五分鐘的冰敷。
建議

   根據Gabe Mirkin博士在2014年《Why Ice Delays Recovery》之中提到,如果你受傷了,應立刻停止運動;還是要抬起受傷的部位,利用重力減少腫脹的可能,然後可以使用一些加壓的繃帶來減少疼痛。所以,倘若是會使你無法移動、開放性傷口或是立刻失去意識的傷害,應該要馬上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照顧。至於冰敷的部分,我們應該要以10分鐘冰敷一次或兩次然後休息20分鐘,且在受傷六個小時之後,就不需要再進行冰敷的動作,以免降低自己身體修復受損部位的速度。

參考資料:stoneathleticmedicinedrmirkin

封面圖片出處:shutterstock每日健康

          推薦的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