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海羅盤葉教授大腸癌逝 醫師苦勸:4種人定期篩檢、謹記「三吃四不吃」防癌殺癌

| 日期:2018-07-16 | 責任編輯: 林暐鈞 | 分類: 癌症疾病

自由時報 / Via  http://news.ltn.com.tw

每日健康/綜合編譯 林暐鈞

被許多人視為心靈導師的《心海羅盤》節目主持人葉教授,近日大腸癌病逝於台北市台安醫院,享壽66歲,讓受到他心靈安慰的親友、粉絲傷心不已。

不手術不化療想用意志力克服...

葉耀星的胞兄為前監委葉耀鵬,他曾力勸葉耀星趕快治療,不過,葉耀星只想用意志力克服,不料病情日漸惡化,日前住進台安醫院,隨後病逝,令人相當不捨。

數據顯示,大腸癌第一期5年存活率可高達8成以上,第三期約60%,到了第四期存活率則降至約20%。第四期患者存活率雖低,但隨著醫學進步,只要遵從醫囑接受正規療程,也有機會達到良好控制,呼籲病友定期追蹤,不要錯失治療關鍵期。

多觀察排便狀況,若出現腹部絞痛、頻便血便,或排便習慣改變,應立即就醫,若無症狀,則可配合國健署提供的定期篩檢,50-74歲族群每兩年免費進行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反應須進一步安排大腸鏡檢查,防病情惡化。

醫師勸4種人定期大腸鏡檢

1.年齡大於五十歲

由於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大腸癌病人,年齡大於五十歲,目前政府補助5074歲民眾每2年一次免疫法定量糞便潛血檢查,這是一種能篩檢出大腸癌或瘜肉之檢測方法,若呈陽性反應,就必須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

2.有大腸癌或腺瘤瘜肉病史

這表示您的體質容易產生此類瘜肉,也有較高的危險性發生大腸癌,已有大腸癌病史者更是高風險群,請依據醫師建議定期接受大腸鏡檢。

3.家族病史

大約百分之十的大腸癌病人,已有親屬罹患大腸癌,若有直系親屬或兄弟姊妹罹患大腸癌,請與醫師討論是否須接受檢查。

4.有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或家族性大腸瘜肉病史

這類患者演變成大腸癌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必須定期接受大腸鏡檢。

有什麼預防、殺癌之道?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榮譽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部長王輝明表示,減少醃製、燒烤、油炸、紅肉等食物攝取。

醫學博士建議適當攝取含維生素AC的食物、曬太陽,以及含辣椒素的食物能有效預防大腸癌,甚至起到殺死癌細胞的作用。 

辣椒素讓壽命延長30% 

餵食辣椒素的小鼠發展成癌症的機率相當微渺,其壽命延長30%。辣椒素的取得可從:胡椒、咖哩、辣椒攝取,適當為宜,以免反而增加大腸癌機率。

牛奶,奶酪和油性魚類富含維生素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其可以殺死腸癌細胞。維生素A會觸發一種能夠殺死殘留腫瘤細胞的蛋白質。來自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科學家說,「維生素A,也稱為視黃醇,它能夠激活蛋白HOXA5,並且『殺死』癌細胞。」

維生素D增強免疫系統免受腸癌侵害

被稱為「陽光維生素」,因為它是通過皮膚對陽光的反應產生,但也可在油性魚類如鯖魚或沙丁魚,雞蛋等食品中找到。Ogino博士說,有大量維生素D的患者確實發生了富含免疫系統細胞的結腸直腸腫瘤的風險低於平均水平。

 

《延伸閱讀》

 吐司不能去邊? 研究:富含抗氧化劑預防大腸癌、腸病變

 

參考資料:

《每日健康》《每日健康》《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封面圖片來自:

《自由時報》

          推薦的不容錯過!
全台「大腸癌」最小確診者僅10歲!醫師:避吃「致癌五因子」,腸癌不上身|每日健康Health
癌細胞全殺光!對抗四大癌症+降血壓+抗老化。想健康,找「波羅蜜」就對了!
四大癌症、血壓、老化都敵不過「波羅蜜」!「超養生吃法」礦物質、蛋白質手到擒來|每日健康Health
癌症是可逆的!真實案例:93歲阿嬤靠一招降伏癌細胞,連醫生都難以置信|每日健康 Health
排便順暢,防止大腸癌找上門!秒懂大腸癌爆發「五大原因」與「九種早期症狀」|每日健康 Health
大腸癌人數10年倍增!早期零症狀、難防範,唯獨兩種方法逼迫癌細胞現形!|每日健康Health
國人大腸癌人數全球第一!「男性、50歲以上」五大高危險族群:遵守「保命一原則」存活率高達90%!
十大死因第一名「大腸癌」救治出現曙光,多吃這一類食物,發病存活率提高41%!
等到癌末就來不及了!台中40歲男腹痛就醫,竟確診大腸癌末期,為了活久一點,10大症狀千萬別輕忽|每日健康 Health
「大腸癌」初期無明顯徵兆,哈佛醫師揭開5組抗癌密碼:這樣做,大腸癌沒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