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癬治療不再中途下車! 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納健保,她樂喊「終於能穿短袖出門」

| 日期:2025-10-29 | 責任編輯: 潮健康 | 分類: 即時新聞

 

潮健康/林昱彣

 

 

秋冬交替當心「乾癬」症狀惡化 近7成患者恐面臨社交困境

中重度乾癬治療迎來新進展!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TYK2抑制劑」與「PDE4抑制劑」陸續納入健保給付,為中重度「頭皮型乾癬」患者翻開治療新扉頁。汐止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任俞佑醫師受訪表示,乾癬治療技術日新月異,及早治療有機會與疾病「和平共存」,甚至日常起居、工作表現有望與常人無異。

 

俞佑醫師指出,在眾多乾癬病灶中,「長在頭皮的乾癬」往往最令患者感到困擾與無助。輕度乾癬患者可能僅有頭皮症狀,但對於頭皮病灶佔比達20-30%的中重度患者而言,恐在無形中增加社交困擾與心理壓力。尤其適逢秋冬交替時節,溫度刺激更容易使皮膚疾病的病灶惡化;若未經妥善治療,恐怕難以控制脫屑、斑塊等症狀,甚至引起乾癬性關節炎、虹彩炎、心血管疾病、發炎性腸道疾病等全身性共病。

 

「對男性患者而言,頭皮上的紅色斑塊往往一覽無遺,不得不戴著帽子來遮掩;而對於女性患者,困擾則來自於不斷生成的皮屑。當穿上深色衣服時,肩膀上如雪花般的皮屑總會變得格外明顯,引來旁人異樣的眼光!」根據台灣乾癬協會的調查數據顯示,近七成中重度頭皮乾癬患者對日常的洗頭與理髮感到巨大壓力,進而嚴重影響其社交活動與自我形象。甚至因為社會大眾對乾癬的誤解,而在求職或職場上遭受歧視,導致自信心嚴重受創。

 

治療時間一到就被迫下車 乾癬患者恐陷反覆復發窘境

在新型藥物問世之前,中重度乾癬患者的治療選擇相對有限。傳統的口服藥物雖然能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卻可能對特定器官如肝臟、腎臟功能造成負面影響,使得許多合併有肝腎功能不佳的患者,在藥物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醫師在開立處方時也須格外謹慎。隨後出現的生物製劑,在療效的進展上有長足進步,但因其需要注射給藥,對於害怕打針的患者本身就是一道心理門檻。

 

俞佑醫師表示,生物製劑的保存條件相對嚴苛,大多需要透過冷鏈保存,對於需要經常出差、旅行或居住環境受限的患者而言,難以確保藥物在運輸與儲存過程中「全程冷藏」。更關鍵的是,過去健保對於生物製劑的給付設有嚴格的「下車條款」,患者在病情改善達到一定標準後,往往被要求暫停治療,導致在停藥後不久病情便再度復發,陷入「治療、停藥、復發」的惡性循環中,無法實現長期穩定的疾病控制;猶如搭乘舒適的高鐵,未達目的地就被迫下車。

 

 

不必再擔心針劑保存問題! 醫揭中重度乾癬新藥3大優勢

近年問世的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如PDE4抑制劑與TYK2抑制劑,進一步打破現有的治療瓶頸,為患者提供更理想的用藥選擇。俞佑醫師表示,相較於傳統療法,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免去了注射帶來的恐懼感與不便利性;再者,該藥物穩定性較高、無需冷藏,對於學生、商務人士或需要在兩地間來回奔波者而言,具有極佳的「可攜帶性」與「保存性」。

 

作為後起之秀的「TYK2抑制劑」,相較於PDE4抑制劑,對於中重度患者而言能達到較為理想的改善效果,也更容易幫助患者達成「乾癬面積暨嚴重度指數改善75%(PASI 75)」的重要臨床治療目標。臨床試驗數據顯示,TYK2抑制劑的療效具有出色的「維持性」,藥效可持續穩定作用長達四年以上。在「安全性」方面,PDE4抑制劑雖然可能有約20-30%的患者會出現腸胃道不適的副作用,但整體而言,兩類新型口服藥物對於肝腎功能不佳的患者是更安全且方便的選擇。

 

 

新型口服小分子藥物納健保 患者樂喊:終於能穿短袖上衣

好消息是,上述兩款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已陸續納入健保給付(PDE4抑制劑於2024年3月納入、TYK2抑制劑於2025年6月納入)。過去,中重度乾癬患者需服用兩種傳統藥物、以及照光治療皆無效後,才能申請生物製劑;而今申請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的標準,放寬為「僅需一種口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即可,讓患者能夠更早地啟動有效的精準治療。

 

此次給付標準的調整,擺脫過往生物製劑的「下車條款」,確保患者可以獲得「穩定且不中斷」的治療,徹底揮別過去停藥後又再次復發的夢魘。對於過去治療選擇極為有限的「中重度頭皮乾癬」患者(頭皮侵犯面積大於30%,且全身皮膚侵犯面積大於10%)而言,給付條件的放寬,也解決以往治療難度高、擦藥難以作用、照光無法涵蓋的困境。

 

俞佑醫師以一名年約50歲的女性企業高階主管為例:該患者長年為中重度乾癬所苦,需要透過生物製劑控制病情,但因工作需求須頻繁在國內外奔波,因此如何攜帶需要冷藏的針劑,總讓她頭痛不已,深怕藥物在長途飛行中失效。在與俞佑醫師重新討論治療方針後,該患者決定使用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再也無需為藥物的保存而煩惱,可以輕鬆地將藥物放進行李箱,隨時隨地維持治療。

 

重要的是,該患者在轉換治療後,病情獲得顯著且穩定的改善,皮膚病灶改善幅度高達七至八成。隨著皮膚狀況的好轉,患者也重新找回自信,開始可以自在地穿上短袖衣服,不再需要遮遮掩掩,職場形象與生活品質皆獲得大幅改善。

 

 

中重度乾癬不是吃完藥就沒事! 沒做到3件事病情仍會惡化

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的出現與健保的擴大給付,為台灣的乾癬治療翻開新頁。俞佑醫師也對此提醒,藥物治療僅是疾病管理的一環,患者自身的「生活型態調整」與用藥同等重要。首先,「戒菸」為必要之舉措,吸菸是國際公認的乾癬觸發與惡化因子;其次是「體重控制」,肥胖不僅會誘發乾癬,也可能影響治療效果。最後,則是妥善「控制共病」,特別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或代謝症候群問題,都與乾癬的發炎反應密切相關。

 

隨著治療武器庫的日益豐富與健保制度的完善,中重度乾癬已不再是無法控制的頑疾。俞佑醫師呼籲患者,若對乾癬治療內容有任何想法,應積極與主治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個人生活型態的治療方案,並搭配健康的生活管理,有望安穩地坐在通往控制病灶的直達車上,一路往正常生活與自我實現的路上邁進。

 

 

 

延伸閱讀:

皮屑用洗髮精也洗不掉! 28歲男乾癬發作「無名指形同報廢」,醫嘆:未治療好就被迫下車

乾癬共病問題遍全身 皮膚科醫學會最新指引:朝病灶「清零」目標邁進

          推薦的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