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綜合報導
攝取過多的油炸飲食,影響的恐怕不只有身材,甚至還會造成憂鬱症的風險增加?近期刊載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研究證實,油炸物的攝取與焦慮、憂鬱風險有顯著的關聯。研究認為,這種現象可能與油炸物中的化學物質「丙烯酰胺」(Acrylamide)有關。
吃油炸物會增加心理疾病風險? 研究曝「1物質」恐為罪魁禍首
來自中國浙江大學的研究團隊針對140,728名受試者進行分析。該人群在研究開始的前2年內並沒有罹患憂鬱症,研究團隊對其進行長達11年的追蹤與訪問,發現與不食用油炸物的人相比,經常食用油炸物的受試者,罹患憂鬱症的風險高出7%、焦慮症風險則高出12%。
另外,研究團隊也發現,油炸類的馬鈴薯製品(如薯條;薯餅等),比起其他油炸物(如炸雞、洋蔥圈等)更可能增加憂鬱症風險,患病率增加約2%左右。油炸物與焦慮和憂鬱風險之間的聯繫,在「男性」與「年輕族群」中更為明顯。研究團隊認為,一種名為「丙烯酰胺」的食品加工物,可能是油炸物引起憂鬱症的罪魁禍首。
「丙烯酰胺是一種化合物,當食物在油炸、炙烤或烘焙過程中被加熱至120度以上高溫時產生。該物質為一種神經毒素,在先前的動物研究中被發現與癌症發生有關,容易導致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發生神經變性和神經傳遞的損傷。」研究主要作者王安麗(音譯)表示。
王安麗教授指出,先前對斑馬魚的動物實驗表明,長期接觸丙烯酰胺會導致斑馬魚產生焦慮與憂鬱行為。具體來說,丙烯酰胺使得與血腦屏障相關的基因表達下降,能夠在大腦任何區域引起氧化和發炎反應。雖然此研究有樣本數較大的優勢,但憂鬱症與油炸物之間的聯繫,仍有待更多文獻加以證實。
為何壓力大會想吃油炸物抒壓?
重症醫曝2大可能原因
針對上述研究,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指出,對於那些容易有焦慮或憂鬱者而言,減少高油炸食物的攝入量相對重要。相關專家建議,可以通過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量、選擇「低脂肪和低熱量」的食物改善飲食習慣,進而促進身心健康的發展。
至於食用油炸物為何會使人感到「壓力減輕」?黃軒醫師解釋,當身體長期承受慢性壓力時,交感神經受到刺激進而釋放「神經胜肽Y」,此時就會導致個體激起想食用「油炸食物」的慾望。另外,長期處於慢性壓力下,人體會分泌荷爾蒙「飢餓素」(ghrelin)、「瘦體素」(leptin)則會減少,此時更容易感到飢餓,尤其是對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慾會不自覺會有非常強烈的需求。
黃軒醫師表示,吃油炸物看似療癒身心,事實上只是徒增體內脂肪、更可能導致憂鬱或焦慮,陷入越吃壓力越大的「惡性循環」。建議萌生出暴飲暴食的慾望之前,可先轉移對油炸物的注意力,例如聽音樂、看電影,或採取運動措施如慢跑、騎單車、瑜珈等,或單純與親友談天,皆有助於對抗油炸物的誘惑。
資料來源:
《 吃炸物,增加焦慮症和憂鬱症風險》 - 黃軒醫師
Western Diet: Implications for Brain Function and Behavior
The Mechanism of Acrylamide-Induced Neurotoxicity: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High fried food consumption impact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due to
lipid metabolism disturbance and neuroinflammation
延伸閱讀:
剛減肥完又馬上復胖? 營養師揭6大「不復胖飲食」重點:瘦得快不如瘦得久
大腸癌人口「這區域」居全台之首! 營養師示警:別再吃「8食物」餵養癌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