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郭家和
狂跑廁所未必是腸躁症! 醫:注意發炎性腸道疾病
上班族一緊張就狂跑廁所?不少年輕族群因此被診斷為「腸躁症」,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系副教授級主治醫師李柏賢醫師受訪表示,台灣腸躁症盛行率推估高達20%-25%,是相當常見的腸道問題,治療後如果症狀未改善且出現警示症狀,須注意是否為其他腸道疾病引起。
李柏賢醫師指出,腸躁症是不少年輕人的困擾,診斷時需排除其他器質性病變,符合Rome
IV條例且症狀持續3個月。由於「腦腸軸」彼此牽連,腸躁症易受情緒、壓力以及飲食影響,治療及照顧上必須兼顧藥物治療、精神調適、避免刺激性飲食三方面,才能打斷腦腸軸交互影響的惡性循環,有效緩解腸躁症。
不過,許多初診斷為腸躁症的病例,有可能是其他腸道疾病問題。李柏賢醫師表示,20至40歲族群,如果有排便異常及腸胃症狀,也要注意「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可能。雖然兩者都會有拉肚子、肚子痛,但是腸躁症不會血便、貧血、體重減輕。一旦有上述3種警示症狀,就要考慮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可能。
發炎性腸道疾病10年多6倍! 3大警示症狀要當心
李柏賢醫師提醒,發炎性腸道疾病近10年盛行率上升近6倍,被認為與西化飲食、食品添加物、腸道微菌叢生態改變等有關,而20至40歲正是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好發族群。不少年輕人認為自身大腸癌機率低,因而不願意依醫師建議接受大腸鏡檢查,等到發炎性腸道疾病症狀嚴重時,恐已經造成腸道嚴重潰瘍、穿孔、廔管、腹腔內膿瘍,甚至是大腸癌。
李柏賢醫師指出,近年轉診到醫學中心的發炎性腸道疾病個案,約有八成都曾經被診斷為腸躁症。提醒年輕病人,如果有血便、貧血、體重減輕的警示症狀,務必提高警覺,注意排除發炎性腸道疾病。
發炎性腸道疾病根據侵犯部位及黏膜變化等,分為「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除了造成黏膜發炎、潰瘍,甚至會增加3-15%不等的癌症風險。治療方式以傳統藥物、生物製劑以及小分子藥物治療為主,不得已時才進行手術、治療。近年國外研究也發現「微菌叢移植」(FMT)能有效緩解潰瘍性結腸炎的腸道症狀,增加短期受損黏膜的修復機會。
微菌叢移植助腸道黏膜恢復? 腸躁症、自閉症也有效?
現今「微菌叢移植」(FMT)治療,主要是透過大腸鏡將純化後的健康菌液打入腸道,重建患者健康腸道菌叢。李柏賢醫師說明,微菌叢移植術對感染疾病、癌症輔助治療、自閉症、癲癇、肥胖、脂肪肝及發炎性腸道疾病都有治療潛力。近期發表在胃腸科學雜誌的研究就發現,單次的微菌叢移植治療,可改善腸躁症症狀、疲倦以及生活品質,且效果可持續3年之久。
李柏賢醫師指出,根據國內特管辦法,目前「微菌叢移植」只適用於治療難治或反覆的困難梭菌感染。不過,在臨床收治的33名有困難梭菌感染的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身上,在接受微菌叢移植治療後,發現大多數發炎性腸道疾病症狀也得到改善,與國際研究的結果相近,期待有更多研究證據後,能應用在潰瘍性結腸炎治療上。
李柏賢醫師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因為腸道黏膜破損,很容易感染困難梭菌,從而導致疾病惡化。符合適應症的病人,可經由微菌叢移植治療困難梭菌感染,不但單次治療可達九成以上成功率,有助於腸道黏膜修復,同時更可以減少下次再復發感染的機率。而微菌叢移植治療品質的關鍵,在於「微菌銀行」與「微菌治療中心」的把關。也期望未來次世代「微菌膠囊」能使微菌叢移植治療更加方便有效,能造福更多不同疾病的族群。
延伸閱讀:
反覆感染1天拉肚子20次! 醫揭「困難梭菌」10大危險族群
移植「自體糞便」不只減重還抗老? 研究:18-35歲儲存最佳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