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出現斑塊脫屑、指甲變厚!當心是乾癬找上身!
身上突然長出紅色脫屑斑塊,一般民眾會以為只是單純皮膚疾病而疏忽,沒想到卻愈長愈多、甚至搔癢難耐;指甲也相繼出現點狀凹陷、甲片增厚泛黃等症狀,可別以為是黴菌感染造成的灰指甲,其實是「乾癬」在作祟!亞東醫院皮膚科蔡雅竹醫師表示,乾癬因為有癬字,常被誤認是一種黴菌性疾病,事實上,乾癬是一種免疫系統失調的疾病,不僅會造成皮膚慢性發炎,連帶指甲及關節都是影響範圍。
目前常見的乾癬類型有五種,分別是尋常性乾癬,約佔85%,病灶是隆起的紅色、暗紅色斑塊且邊界明顯,還會合併銀白色皮屑。第二種是滴狀乾癬,每一個斑塊約莫1公分。第三種是膿皰性乾癬,除了全身會出現膿皰,也可能出現在手掌、腳掌的小面積,對生活品質影響甚大。第四種是紅皮型乾癬,需全身90%皮膚受到影響,是不常見的類型。第五種則是反轉型乾癬,常出現在皺褶處部位(腋下、胯下、乳房下),由於症狀較不明顯,須經由皮膚科醫師診斷。
乾癬容易合併哪些共病?及早治療避免無法回復的關節損傷!
乾癬除了會侵犯皮膚,指甲也是容易合併乾癬的部位,蔡雅竹醫師說明,當患者發現指甲開始變厚、泛橘,出現點狀凹陷及半月板上有紅點,甚至甲床跟甲板已經分離、呈現碎裂的狀態,就要當心可能是乾癬合併指甲病變。此外,乾癬患者還容易合併乾癬性關節炎、三高、心血管疾病等共病,提醒民眾,務必及早開始治療,避免後續合併乾癬性關節炎造成關節不可逆破壞的風險。
醫籲切勿自行中斷治療 依據症狀選擇對應生物製劑
傳統治療乾癬的方式有照光治療、口服免疫調節藥物、外用藥膏,以及最新的生物製劑,尤其對中重度乾癬病灶治療極為重要,目前健保已有給付生物製劑,須符合中重度的乾癬病灶且持續6個月以上,以及已接受照光治療或2種以上口服藥物後成效不佳,即可申請治療。蔡雅竹醫師說明,現行生物製劑種類可分為TNF-α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IL12/23抑制劑、IL-17抑制劑、IL-23抑制劑,依據治療指引各有對應的不同適應症,建議患者依據自身狀況與醫師詳細討論合適治療方案。
隨著新冠疫苗普及,許多人擔心接種時是否需要中斷治療,蔡雅竹醫師提醒,正在使用生物製劑的乾癬患者可以持續接受治療,但是,有些口服藥物需要間隔,務必與主治醫師作諮詢。最後呼籲,無論使用哪種治療,有疑慮時應與醫師討論,切勿自行中斷治療!
以上衛教資訊由台灣諾華協助提供
TW220223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