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外媒體Health Line的報導,若夫妻在一年內,未使用任何避孕方式的情況下,卻始終無法懷孕,即可稱為「不孕症」。一般上,男性不孕症其實並不會比女性不孕症少見,主要源自生活習慣、生殖器疾病或是遺傳問題,而最常見的男性不孕與「無精症」(Azoospermia)有關,意味著男性精液中完全沒有精子。要是男病人還想孕育下一代,那該怎麼辦呢?
示意圖 / 翻攝自 Pexels / Via https://www.pexels.com/zh-cn/photo/8680336/
無精症症狀
大部分的人並不會察覺自己是否患有無精症,但值得注意的是,無精症的症狀包括性慾低下、勃起功能障礙、睪丸周圍發現腫塊或腫脹,以及面部或身體毛髮減少。
無精症三大類
1)睪丸前因素(Pre-testicular Azoospermia)
由於睪丸需要下視丘和腦下垂體分泌的賀爾蒙刺激才能製造精子,因此調控造精的荷爾蒙分泌失調就會造成無精症。此外,卡爾曼綜合症(Kallmann Syndrome)也會影響身體產生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的能力,導致睪丸萎縮,進而影響精子的產生。
2)睪丸因素(Testicular Azoospermia)
製造精蟲的睪丸本身造精機能有問題,也會導致無精症。主要原因可能是無睪症(Anorchia)、隱睾症(Cryptorchidism)、睪丸無法製造精子、或是睪丸無法製造成熟精子。克氏症候群(Klinefelter Syndrome)也是一種先天性睪丸發育不全症,由男性多了一條X染色體所致,造成睪丸萎縮。其他後天性睪丸因素包括:腮腺炎、腫瘤、腎衰竭、肝硬化、糖尿病、輻射或一些醫療藥物,都有可能傷害造精功能。
3)睪丸後因素(Post-testicular Azoospermia)
當附睪、輸精管或射精管發生阻塞或功能異常時,就造成精子製造後無法正常受孕。 先天性雙側缺乏輸精管(CBAVD)是一種遺傳疾病,而其他可能原因包括後天副睪輸精管阻塞、囊腫纖維化症、輸精管切除手術等。
示意圖 / 翻攝自 Unsplash / Via https://unsplash.com/photos/gXUEQEtpjMs
無精症的評估與診斷
當得知自己患有無精症時,首先需要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以找出主因。檢查項目包括:
- 精液分析:將精液送至實驗室檢驗,重覆檢測至少2次才可下診斷。
- 問診:詢問病史、家族史、生殖史、性生活史和藥物史。
- 抽血荷爾蒙檢測:最基本的要抽血檢測黃體生成素(LH)、促濾泡激素(FSH)、泌乳激素(Prolactin)及睪固酮(Testosterone)。
- 影像學檢查:常見的有睪丸超音波、經直腸攝護腺超音波及輸精管攝影。
- 生殖器檢查:檢查睪丸的位置、大小與軟硬度、注意有無囊腫,並觀察精索靜脈曲張的情形。
- 睪丸切片:取出部分睪丸組織檢查,了解精子製造的情形。
示意圖 / 翻攝自 Unsplash / Via https://unsplash.com/photos/076XLvcgeDk
患上無精症,還有可能傳宗接代嗎?
阻塞型無精症,像是「精液輸送通道堵塞」或「逆行性射精」造成精子射不出來,可使用手術或藥物調整來矯正阻塞的原因,之後就可以自然受孕。 而非阻塞型無精症,主要原因是「睪丸本身造精功能喪失」或「上游荷爾蒙失調」,則極大可能無法進行藥物治療,只能進行手術取精,做人工受孕或試管嬰兒。
除了手術或藥物治療,像是針對精子數量低或精子不活躍的問題,其實也可以通過自然方式來改善,像是攝取均衡飲食,含鋅的食物或維生素A、B可增加精蟲的活動力,而服用抗氧化物也可以增加精蟲的品質及受孕率。充分休息、補充足夠水分和遠離菸酒,將有助於增加精子品質和減少對精子的傷害。此外,多運動也能提高來源睪丸素水平,或是通過瑜伽或冥想來遠離壓力,讓體內荷爾蒙平衡。最後,遠離高溫,避免過度泡溫泉、泡澡、桑拿或是穿太悶熱的褲子。
由於生育問題在已婚男女逐漸受到重視和討論,很多人在被診斷為無精子症時,難免會感到害怕,但只要瞭解根本問題並且及時接受治療,或是人工生殖科技,都能幫助夫妻實現懷孕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