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級台語歌手郭金發於前日猝逝,醫院證實其死因是「心肺衰竭自然死亡」,事實上,心臟疾病一直位居國內十大死因的前五名,在氣候轉變時更容易引發致死性症狀,應特別注意身邊的高風險親友。
什麼是心臟衰竭?
心臟負責運輸血液,無論是收縮或舒張過程中,都需要耗費相當的功能,當心臟肌肉受損或壓力負荷過大時,將導致心臟無法輸送足夠的血液供給身體所需,就稱作「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常出現於老年人、女性、過度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患者的身上,根據仁愛醫院的報導,65歲以上民眾最常見的住院原因就是「心臟衰竭」,更會因為肺水腫而擴張腔室,導致心臟壁愈來愈厚,引發其他症狀。
心臟衰竭的主要身體症狀
根據世界級醫療機構《Mayo Clinic》的報導指出,心臟衰竭的主要症狀包括了:
- 呼吸困難(尤其在躺時)
- 腿部、腳踝等下肢水腫
- 不規律心跳
- 持續性的咳嗽及痰中帶血色
- 夜間頻尿
- 食慾不振
- 胸痛
- 腹脹疼痛
- 運動時四肢無力
這些症狀雖不定每一項都會出現,但若是心臟衰竭的高風險群,包括65歲以上老人家等,都要特別注意這些症狀是否由心臟衰竭所引起。
防治心臟衰竭的生活習慣
預防心臟衰竭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改善生活習慣,尤其是在飲食方面。根據《Webmd》報導,健康飲食可減少心臟衰竭的症狀,主要方式如下:
控制鹽份
降低食物中的鹽份攝取,鈉是增加心臟負荷的原因之一,注意每日不可攝取超過1500毫克。含鹽高的食物,如加工肉類、罐頭食物、豆瓣醬、辣椒醬、豆腐乳等盡量少吃。
多吃纖維
攝取高纖維食物,包括疏菜、豆類、全麥食物、水果,每日需攝取25-35克的纖維,有助於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
管理體重
檢測及管理體重,1星期增重2公斤,或是1天內多出1公斤,都屬於體重過度增加,表示身體可能有不正常的水腫發生,嚴重的心臟衰竭必須控制每日的水份攝取,包括水、果汁、湯類、布丁等,都要控制食用份量。
參考資料:MayoClinic、Webmd
封面圖片出自: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