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郭家和
台灣成人過重、肥胖比例不斷上升,根據2020年健康促進統計年報,18歲以上國人過重比例已超過50%,近1000萬成人面臨「體重危機」!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劉燦宏醫師表示,台灣10年後BMI≧30的人口數將突破10%,尤其是代謝差、活動量低的中壯年族群,不只「多吃少動」更合併有壓力性肥胖等複雜成因,體重更易隨年齡「水漲船高」。
劉燦宏醫師指出,台灣在東亞國家的肥胖控制屬於「後段班」,同樣以米飯、麵條為主,台灣肥胖比例仍高於中、日、韓等國,提醒民眾應注意體態健康3大指標:BMI大於24屬於「過重」,大於27即為「肥胖」;腰圍女性超過80公分、男性超過90公分;體脂率女性超過30%、男性超過25%即為肥胖。
只靠飲食不會瘦?劉燦宏醫師表示,許多人減重是希望體態好看而「一時興起」,多以飲食控制或運動為主。然而,只有飲食調整的單一減重方式,在9個月內復胖機率高達50%以上,有減重需求應尋求醫療協助,制定有效控制體重的個人化措施。
劉燦宏醫師強調,肥胖不只影響體態,更與男性睡眠呼吸障礙、脂肪肝、高血壓、心臟病;女性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不孕症等疾病息息相關。民眾應對體重管理抱持開放、正向的心態,尋求專業、全面的團隊介入治療,才能突破減重瓶頸並減少復胖風險。
力妥安診所院長蔡詩力醫師表示,對於減肥與體重管理,最重要的是讓過重族群知道「為何而戰」。國健署攜手北中南東6間診所進行〈中壯年族群肥胖流行病學調查及介入研究〉,發現對肥胖的主觀認知、家庭文化皆影響民眾看法,部份民眾認為「能吃就是福」,食慾旺盛代表身體健康,或是家庭飲食型態偏向易導致肥胖的飲食內容。
蔡詩力醫師指出,肥胖會增加身體發炎反應,破壞激素平衡引發各種疾病,包括心腦血管疾病、情緒憂鬱、睡眠品質低落、三高、癌症、骨關節炎與其他器官負擔。僅以腰圍增加為例,每增加1寸腰圍會多出2公尺的微血管以供應脂肪組織,對心臟造成額外的加壓負擔。統計顯示,BMI每增加5會升高40%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蔡詩力醫師提醒,反覆減重失敗造成「溜溜球式」的體重起伏,易導致更嚴重的身心危害並陷入憂鬱、焦慮等負面心理,甚至否定過去的努力。反覆減重復胖更會增加心血管事件與腎絲球功能異常風險。相反地,降低5%-10%體重就能改善肥胖的健康影響,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協助,擬定擺脫復胖的減重計畫。
敦仁診所院長蕭敦仁醫師表示,根據〈肥胖世代百人減重行為調查〉,30-49歲民眾有72%減重是「希望保有完美體態」,近8成民眾都會採取飲食調整的減重方式,但滿意度只有51.5%,運動比例則有74.2%而滿意度僅56%。透過健康減重食品的滿意度更只有29.8%。顯示國人肥胖控制方式較單一,難以達到減重目標。
為何減重愈來愈難?蕭敦仁醫師指出,多數人減重都因無法堅持而中斷,主要原因包括:懶惰及缺乏意志力(42.8%)、控制不了對食物的渴望(35%)、忙碌而沒有時間減重(32%)。當缺乏減重帶給身體正向回饋,又要面對應酬聚餐等額外飲食攝取,如果沒有透過專業醫療,很容易就以失敗告終。
想減肥馬上找教練?蕭敦仁醫師表示,許多人為了減重上健身房找教練大量訓練,雖然肌肉增加卻不見體重下降。其實,運動最主要的效果在於維持減重效果,根本仍是飲食調整、食慾控制與適當治療方式。目前減重治療有減少吸收的口服藥物、抑制食慾的針劑治療。現今也有口服複方減重藥物,可針對大腦控制對食物的渴望,有助維持減重效果擺脫復胖。
蕭敦仁醫師強調,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應視同血壓、血糖、血脂等長期控制,才能減少對身體健康的傷害。有些病人成功減重後連帶血糖也恢復穩定,順利擺脫糖尿病問題。建議為自己規畫更全面的瘦身計畫,及時尋找專業醫療協助,才能在最安全的情況下成功減重,維持體態與健康。
延伸閱讀:
JAMA研究:早上7點吃到下午3點 間歇性斷食多瘦2.3公斤吃「水煮餐」其實不會瘦? 營養師曝「6大缺點」:越吃越餓還容易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