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閃過「擔心大腸癌」的念頭?醫師:以下「這些人」最好定期進行大腸鏡檢查

| 日期:2022-09-15 | 責任編輯: 程靈素 | 分類: 消化系統

身體檢查,大家都知道很重要,然而有一項非常關鍵的檢查,長期為人所忽略、普及率過低——它就是大腸鏡檢查。近日,痔瘡手術女醫師鍾雲霓在臉書上分享了大腸鏡檢查的重要性,由於近年台灣大腸癌的發生率攀升,國民健康局建議腸胃相關科別的醫師多多提醒病人進行大腸鏡檢查。

大腸鏡檢查,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翻摄自Unsplash / Via  https://unsplash.com/

你是否閃過「擔心大腸癌」的念頭?

根據國民健康局的建議,50歲以上的病人應考慮定期進行大腸鏡檢查。鍾雲霓表示,如果年齡在45歲上下,只要腦袋曾閃過「擔心大腸癌」的念頭,就可以好好安排個時間來檢查了。家族裡若曾有罹患大腸癌的病史,則需要在患者發病年齡「-10」的年齡進行檢查,例如祖父51歲患大腸癌,請在41歲開始檢查。

另外,以下大腸癌高風險族群也需提早檢查:

  1. 家族病史於60歲以前罹患大腸癌者
  2. 有慢性發炎性腸炎患者,如潰瘍性大腸炎
  3. 肥胖、缺乏運動
  4. 飲食多加工品及燒烤炸辣高脂肪紅肉者、抽菸
  5. 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患者

至於需要多早進行檢查,鍾雲霓表示說法不一,國民健康局建議在50歲,有的研究說45歲,不過40歲就開始檢查也不為過。

翻摄自Unsplash / Via  https://unsplash.com/

大腸鏡幾年做一次?

大腸黏膜長瘜肉,是需要6-8年的時間,而瘜肉變壞則需要2-3年。鍾雲霓指出,只要進行過第一次大腸鏡檢查,檢查結果正常的情況下可3-5年再檢查一次;若好幾次檢查後結果都正常,可拉長年限至5-8年檢查一次,定期檢查都能免除可能有大腸瘜肉或癌變的疑慮和風險。

 

痔瘡和瘜肉是一樣的嗎?

有網友請教鍾雲霓,在初次大腸鏡檢查後發現長了痔瘡,該怎麼辦呢?鍾雲霓表示,若痔瘡並不會困擾生活,甚至自己都沒發現其存在,那就采用四字訣——不要管它,因為痔瘡不是瘜肉,痔瘡是不會變成癌癥的。

許多人分不清楚,痔瘡和瘜肉是一樣的嗎?答案是,兩者是不同的,痔瘡是肛門血管和軟組織老化形成的團球;瘜肉則是腸道黏膜受刺激、慢性發炎增生的團球。所以,痔瘡是痔瘡,瘜肉是瘜肉,兩者不一樣,若檢查發現肛門口的團球是痔瘡,只要明確知道「痔瘡不是瘜肉,痔瘡不會變癌癥」就可以了。

本文經 痔瘡手術女醫師鍾雲霓 臉書粉專 《痔瘡手術女醫師鍾雲霓》 授權報道

 

          推薦的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