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tterstock/Viahttps://www.shutterstock.com/zh/
每日健康/
時常胸悶、胸痛是什麼原因? 年輕人飲食不正常也會心律不整?
近期不少民眾因打完疫苗後,突然有胸悶、心悸等症狀,擔憂與副作用或心臟疾病有關,尋求心臟科看診的比例有所增加。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醫師表示,若胸悶或心悸情節嚴重、且先前尚未發生過任何相關症狀,前往心臟科就診檢查有其必要。
陳玠宇醫師認為,年輕族群無任何三高風險因子、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也沒有抽菸、肥胖等問題,單純胸悶症狀可能是良性心律不整發作,多休息、多喝水即可改善。醫師指出,年輕人心臟不適以「二尖瓣膜脫垂」最為常見,尤其以年輕女性為好發族群。主要症狀為偶發性的情緒問題、睡眠不良造成的心血管病症。此外,胃食道逆流也會引起心臟的不舒服,醫學上稱為「胃心症」,在心臟科門診中並不少見。
陳玠宇醫師強調,生活中或多或少會有心律不整的情況,需觀察發作頻率為何,有些人情緒起伏過大,就會產生心律不整;而有些人是攝取刺激飲食,例如濃度過高的咖啡或茶,茶鹼和咖啡因濃度太高也可能引發症狀。另外,吃得太辣、太鹹、太油也可能導致心律不整發作。
胸悶、胸痛該前往哪些科別就診? 醫師籲:症狀變嚴重就快就醫
陳玠宇醫師表示,胸悶症狀牽涉層面相當廣泛,若不知道自己要看哪一科較為合適,可先至家醫科做鑑別診斷,若無法解決症狀,則再尋求次專科做協助。比如胃食道逆流所導致的胸悶症狀,即會轉至腸胃科,透過胃鏡檢查是否為胃潰瘍、或幽門桿菌感染。因此,胸悶、胸痛不見得就是心臟相關問題。
該如何判斷心臟是否出現病灶?陳玠宇醫師表示,病患若至心臟科掛號,會先進行血壓量測。若血壓數值正常,心電圖、照X光檢查結果皆無大礙,聽診上也無心雜音或心律不整發生,則很有可能是其他器官出問題的機率較大。
若胸悶症狀漸趨頻繁,一週發生2-3次以上、甚至一天內就發作2-3次,必須立即就醫,否則可能危及性命之虞。陳玠宇醫師呼籲,症狀愈發強烈時千萬不可強忍,如知名演員龍劭華在拍戲時已有症狀,未及時就醫而猝逝。當症狀的強度愈強、頻率愈頻繁,甚至還合併其他症狀,像是頭暈、冒冷汗、喘息,就要盡快就醫。
經常喘是心血管疾病徵兆?很多人其實是慢性貧血?
陳玠宇醫師表示,生活上發生喘或呼吸困難,牽涉層面相當廣泛。有可能為肺活量不足,也可能是「慢性貧血」問題。若有相關疑慮,可先至心臟內科尋求醫師協助,針對否有心血管疾病風險做進一步判定。
若檢測結果與心血管無關,即可能是抽菸引起的肺氣腫,或是肺纖維化、貧血等問題;其中年輕女性容易因為月經量過大、鐵質攝取不足造成缺鐵性貧血,與喘和缺氧有一定程度關聯性。
心悸最嚴重恐「心室頻脈」? 如何自我判斷心率心跳是否正常?
陳玠宇醫師說明,民眾雖能感覺到心悸,卻往往無法判別心律不整的型態為何,要進一步靠心電圖的診斷才有辦法確認。基本上,最惡性的心律不整稱為「心室頻脈」,即為心室中產生不穩定的心律不整所導致;第二類則為「心房顫動」,病患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度相對較高。若只是單純的心房早發收縮,大部分與個人飲食狀況有關,例如攝取過量含茶鹼、咖啡因類的飲食。
若民眾無法辨別心悸種類,除了透過24小時心電圖做鑑別與判斷,「穿戴式裝置」是較為簡易的鑑別參考。陳玠宇醫師表示,若穿戴式裝置中,心率數字顯示高於「最大運動心律(220-年紀)」,即為心律不整症狀。穿戴式裝置可以即時就心悸的部分作量測,之後帶來門診給醫師做病情判斷,也有所幫助。
陳玠宇醫師補充,雖然現在有很多心律手錶或醫療紀錄儀器有類似功能,若本身沒有穿戴裝置做輔助,可透過量測心跳速率初步判斷。正常人的心跳次數,1分鐘為是60至100下,若心跳跳得過慢、過快或不規律,基本上都是心律不整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