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harvesthealthfoods)
「慢性發炎」,是健康的祕密殺手
有一個極其根本卻鮮為人知的觀念,要跟大家強調,那就是:所有慢性與退化性疾病的發生,不管病症有多麼不同,卻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誘發的生物機制是一模一樣的」!
這項被啟動的生物機制,在二○○四年二月美國《時代雜誌》的封面上,變成了一個聳動的標題——「秘密殺手!發炎與心臟病、癌症、阿茲海默症和其他疾病的驚人關連性!」
此後,人們揪出了疾病最大的禍首——慢性發炎。
慢性發炎是所有慢性病、退化性疾病與環境疾病的必經之路。它解釋了許多醫學期刊經常觀察到的各種現象。
譬如醫學期刊會登出「糖尿病誘發癌症」這種標題,事實上,如果糖尿病會提高患者罹癌的風險,那是因為兩種疾病的誘發機制相同——都是慢性發炎。
不適當或不均衡的飲食,最容易讓細胞發炎
不適當或不均衡的飲食,是導致細胞全面進入發炎狀態的主因。雖然慢性發炎在近幾年才被公認是引發許多疾病的主因,但食物會導致發炎的概念,已存在超過五十年。
會導致發炎的食物,主要是指經過工業製造轉化的食品,如精製化、加熱處理、化學加工等。
因此了解以下幾點,相當重要!
1. 有些食物會「促發炎」,形成一種毒性。
2. 有些食物可以「抗發炎」,對健康有保護效果。
3. 有些人會對部分食物產生「不耐症」,正是導因於慢性發炎。
透過許多已知的不均衡現象,如飽和脂肪酸不均衡、高升糖指數食物、腸躁症(腸漏症)等,每天至少有三次(通常更多),有某些食物會刺激人體,我們都可能暴露在「促發炎」的飲食風險之下,讓慢性發炎擴張勢力,釀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健康災禍。
食物不耐症如何導致慢性發炎?
人類對每一種食物都有吸收門檻,不能超過
「食物不耐症」的概念仍普遍不為人知,即使在醫學界也一樣。
早在二千年前,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就已是營養學領域的偉大先驅。
他認為飲食是幫助病患恢復健康的主要方法,甚至提出了令人驚豔的「數量門檻」概念——人類對於每一種食物的吸收都有數量門檻,低於這個門檻時,人體還能應付,若高於臨界點,就會無法消化!
然而,一直到已故的法國醫師尚.賽那勒才真正提出「食物不耐症」這個說法。
賽那勒醫師是知名免疫學專家,也是腎臟移植的翹楚,有三千五百名患者接受過他平均長達五年半的飲食療法,有些病人在停止吃某些食物之後,健康就大幅改善,賽那勒醫師將此現象稱為「食物不耐症」,而食物不耐症的產生,主要即是因為人體內的消化酶無法適應所攝取的食物、或是消化酶的數量不足所導致。
「食物不耐症」不可與「食物過敏」互為混淆。
因為兩者的發作機制、致病風險與治療方式,都是截然不同。
腸道出現漏洞,外來粒子將進入血流引起發炎
腸漏症(腸躁症)正是食物不耐症的根本成因與結果。
在正常情況下,腸道的內壁固然很薄(單層的腸道內壁僅是幾毫米,但如果只考慮單層的細胞薄膜,則可薄至幾微米),但仍能阻擋不利於人體的外來物質。
而對於人體有用的分子,不是透過被動擴散(如水分子)被腸道吸收,就是透過細胞主動運輸(如葡萄糖)。
然而,在某些情況下,腸道會出現漏洞,使得外來分子可以穿過腸壁進入血流。
實際上,出現漏洞的並不是腸道的細胞,而是細胞與細胞間的「接合處」被破壞。這一種接合特性,醫學上則稱為細胞間的「緊密連接」。
未被吸收的食物分子若經由腸道間隙進入血流,這些外來粒子就將成為人體出現發炎與免疫反應的原因,容易誘發所有的慢性病。
學習自我預防,避免誘發食物不耐症
食物不耐症已越來越普遍,人們必須學習自我預防。假設食物不耐症有20%的發生率——這個數字當然是低估,那麼全球就有超過十億人可能受影響。
而隨著基因改造食物的普及——例如在南美洲大規模種植的基因改造黃豆,已成為世界人類的主食之一,這個數字只會往上攀升。
大眾的健康問題將不再侷限於單一國家,而是全球性的重要議題。
預防食物不耐症,必須避開引發不耐症的機制,而以下有幾個簡單的原則可以遵循:
◎盡量攝取「未經改造」的天然食物。
◎飲食盡量多樣化,避免超過體內消化酶的吸收能力;尤其不要過量攝取小麥製品,如麵包、披薩、可頌。
◎盡量不要服用會刺激「腸道」與「腸道菌叢」的藥物,特別是消炎藥、抗生素與酒精。
◎學習呼吸與放鬆、做好壓力管理,可降低讓腸道變脆弱的機會。
原文出自:博客來
本文摘自方舟文化《防病第一步,吃出抗發炎體質:矯正飲食病根,不讓身體慢性發炎,就能遠離癌症、阿茲海默症、憂鬱症、肥胖症和所有慢性病!(附防病抗炎飲食小別冊)》
以上內容獲《讀書共和國》粉絲團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