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壓正常也會得到青光眼?醫師點名五種人更危險

| 日期:2018-07-30 | 責任編輯: 廖思涵 | 分類: 眼科保健

Artemida-psy / Via  shutterstock

每日健康/高醫醫訊 眼科 吳國揚 副教授

 

眼睛的隱形殺手--青光眼

以前的人對青光眼的直接印象就是:那是一個會失明的眼睛疾病。嚴格來講,這個印象及認知並沒有誇大不實。

然而青光眼真的有那麼可怕嗎?得到青光眼一定會失明嗎?目前的醫療沒有辦法治療嗎?讓我對此眼疾作一簡單的介紹。

什麼是青光眼(Glaucoma)?

青光眼從一百多年以前單純的認為是急性或長期眼壓(intraocular pressure)的升高導致視神經盤凹陷擴大而引起視神經病變、視覺功能受損;到陸續發現青光眼本身表現的多樣化,並不能單純以眼壓的升高來解釋。

有些人眼壓正常或已控制在正常範圍內,但仍有青光眼的視神經病變表現或進行;有些人眼壓偏高,但長期下來也沒有青光眼的視神經病變。

所以目前比較被認同的定義是:青光眼為一群不同原因與機轉的疾病組合,他們的共通性是具有特徵性的視神經病變(optic neuropathy)同時伴隨有典型的視野(visual field)缺損,眼壓 (IOP) 的升高是青光眼的主要危險因子之一。將來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此定義仍有可能改變而被修飾的更為適當貼切。

根據以上的定義,青光眼的特徵可以歸納如下:

1.本質為視網膜神經節細胞 (retinal ganglion cell) 漸進式的死亡喪失

2.臨床上呈現視神經盤凹陷的逐漸加深擴大,視神經功能逐漸喪失。

3.繼之而引起視野缺損及視力喪失

房水循環與眼壓

眼壓與房水的產生與排除有關。眼睛為了維持其彈性及視覺功能,眼內壓必須維持在一定範圍內,正常眼壓通常分佈在10~22 毫米汞柱。

房水是由睫狀體的睫狀突(ciliary process)產生於後房,流經瞳孔到達前房,再從眼睛黑白交接處的隅角之小樑網流經雪萊姆氏管或葡萄膜組織間隙經靜脈回收到血液中。

房水供給養份及氧氣並帶走代謝廢物,房水與淚液是不同的體液。眼睛內的壓力必須依靠房水的製造與排出維持相對的平衡關係,如果房水產生過多,或是排出的路徑或管道受阻時,則會導致眼壓增高;若眼壓急性升高未及時緩解或慢性升高超過視網膜神經細胞及神經纖維的耐受力,則非常有可能因而導致青光眼的視神經病變。

青光眼的流行病學:

40歲以上青光眼的盛行率約為百分之2到2.5,年齡愈大得此病的機會愈大,但有的人由於先天眼睛發育或分化不全,在一出生或小孩時期即罹患青光眼。

年輕人也有可能得青年型青光眼,尤其國人近視罹患率高,高度近視也是青光眼的危險因子之一。

此外,一些續發性的原因如外傷、眼內手術、合併有其他眼疾或全身性疾病、藥物使用不當等皆有可能引起青光眼。由於國人的用藥習慣,在台灣因類固醇使用不當而引起青光眼的人並不少見;所以對於那些常點類固醇眼藥、長期需服用類固醇藥物、或是常服用一些標示不明的藥丸、藥粉以治療關節疼痛或肝病或滋補身體的人,應該定期接受眼睛的檢查,以免已發生青光眼而不自知。

封面圖片來源:

Artemida-psy / 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青光眼最終恐失明!預防視神經萎縮首要「降眼壓」多吃兩物能辦到

          推薦的不容錯過!
「青光眼」早期症狀難察覺,近視、低頭族要注意!眼科醫師:謹記「一不二要」守護眼睛|每日健康Health
青光眼「六大徵兆」須警惕!視力一旦受損永遠無法恢復,不想失明4招必做|每日健康 Health
青光眼致盲不可逆,9種人最易罹病需警惕|每日健康Health
手機滑太多恐失明,快吃八種蔬菜拯救視力|每日健康 Health
青光眼最終致失明!兩類食物必吃:降眼壓、促代謝|每日健康
青光眼早期症狀難以察覺 務必遵守「3不原則」降眼壓預防退化
「青光眼」非中老年人專利,八成初期無症狀!眼科醫師:掌握「護眼三原則」無失明之虞!|每日健康Health
青光眼「8種症狀」須警惕:一旦「視力受損」永遠無法恢復,預防「失明」趁早這樣吃!
不得不注意了,亞洲人竟然是罹患「青光眼」的高危險群!快檢查自己還有沒有其他的危險因子?
小心視力殺手「青光眼」!全球有840萬人因它失明,想預防就一定要多吃這些「超級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