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追劇四小時」就會傷腦? 泰研究:阿茲海默症風險恐增32%,還可能引起3種疾病

| 日期:2025-09-19 | 責任編輯: 潮健康 | 分類: 即時新聞

 

潮健康/林昱彣 外電編譯

 

工作完一整天回家後「追劇躺平」,只要超過一定時長就會對大腦有負面影響?近期刊載於

《PLOS One》

的研究指稱,收看電視時間與認知功能下降存在非線性關聯,特別是

每日觀看電視超過4小時,就會增加認知障礙的風險

超過6小時

更與

認知分數顯著降低

相關。研究認為,減少電視觀看時間可能對維護認知健康有所助益。

 

每天追劇4小時就會傷腦? 泰研究:阿茲海默症風險高32%

來自泰國的研究團隊於6大文獻資料庫中,檢索有關於「電視觀看與認知功能」的論文文獻,將35篇研究納入系統性回顧、28篇研究進一步被納入統合分析,共計有1,292,052 人參與其中。研究納入的參與者為成年人(≥18 歲),且在研究開始時未受嚴重殘疾(如視力、聽力障礙、認知障礙或失智症)影響,也未服用影響認知的藥物。

 

研究分析結果顯示,在傳統統合分析的亞組分析中,發現

長時間看電視與罹患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 顯著關聯

:具體而言,

阿茲海默症的發生風險增加了32%

。當僅匯總風險比進行亞組分析時,發現長時間看電視與認知障礙風險的匯總風險比為 1.07。意即

風險增加了7%

。總的來說,

每天觀看電視達4小時以上,與認知障礙風險的顯著增加有關

 

若以

參與者的「認知分數」分析結果

來看,每天平均看電視達

6小時

,為

認知分數顯著下降的閾值

;常規統合分析也顯示,看電視時間增加與認知分數的顯著下降相關。

 

看電視久坐有哪些負面影響? 肥胖、憂鬱症、糖尿病恐全找上門

研究團隊表示,

成人平均每天看電視可能長達7小時

,若認知障礙風險在看電視4小時以上顯著增加,再加上隨之而來的

人口老化

問題,恐怕將對

經濟

公衛系統造成衝擊

。先前已有文獻證據表明,

看電視可能與大腦某些區域(如語言、記憶和交流相關區域)的腦容量減少直接相關

 

另外,看電視時間常被用作

久坐行為

的指標,

與身體活動時間呈負相關

,而

久坐行為本身也與較差的認知表現和認知障礙有關

。看電視久坐還與

肥胖

糖尿病

等疾病以及

孤獨

憂鬱

生活滿意度低

等負面

社會心理結果有關

,上述都可能增加失智症的可能。研究表明,為了不損害成人和老年人的認知表現,

每天看電視的時間應少於 4-6 小時

,有關單位應作為公共衛生建議的基礎,以促進全球人口的健康老化。

 

長時間追劇害血管堵塞? 久坐4小時增靜脈栓塞風險

事實上追劇久坐不只可能影響認知功能,甚至與「

血栓

」風險提升有關?《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此前刊登的研究表明,

長時間追劇、緊盯螢幕又久坐不起超過4小時以上,恐將增加血栓、靜脈栓塞風險。「靜脈栓塞」被認為與肺栓塞(肺部血栓)、下肢深部靜脈血栓有關

;當靜脈中的斑塊脫落、並穿過血流阻塞身體其他部位的靜脈,若

斑塊最終進入肺部,最終將導致肺栓塞

,是一種相對危險的情況。

 

研究將131,421名40歲以上的研究參與者進行調查,並將其分為兩大組別:長時間觀看電視者,一次約觀看4小時以上;以及從不/很少看電視者,每天觀看次數少於2.5小時。研究發現,

與從不或很少觀看電視的族群相比,長時間觀看電視者,發生靜脈栓塞的可能性高出1.35 倍、靜脈栓塞機率比一般人多出35%

 

研究作者Setor Kunutsor表示,研究已排除年齡、性別、BMI與運動習慣等變項差異,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靜脈栓塞風險:

無論運動習慣、體重高低、年齡和性別為何,觀看4小時以上的電視節目,都與較高的靜脈栓塞發生風險有關

。Kunutsor也建議,如果真的要長時間觀看電視,應該搭配定時運動或伸展操以保持血液循環。

 

暴吃、追劇都不是最佳解答! 真正有效的7種抒壓策略

下班後透過追劇「抒壓」,實際上是在累積壓力,讓人越追越累?不少上班族選擇的放鬆方式,是以能讓大腦「快樂」的事物為主,例如

吃美食、購物、看電視、滑IG、看八點檔、上網浪費時間、看碎片化的綜藝節目片段等等。這些行為刺激多巴胺分泌,讓大腦貌似感覺到快樂,其實過量的多巴胺反而會造成壓力,在期待渴望的目標的同時,也會感到焦慮

 

美國心理學會指出,對大腦而言,

真正有效的抒壓方式並非為滿足「會分泌多巴胺的慾望」,而是可以減少壓力荷爾蒙,好好關注自我的方法

最有效

的紓壓策略包括

運動或打球、與親友相聚、按摩、出外散步、冥想、瑜伽,從事需要創意的嗜好

最無效

的策略則是

賭博、購物、吸菸、喝酒、吃東西、打電動、上網以及看電視、電影超過兩小時

等等。

 

若本身並非從事高勞力工作,那麼下班之後的疲累感,其實大部分是大腦累積過多壓力沒有好好釋放的結果。換句話說,身體其實沒有那麼累,但是大腦給予自身疲憊的感受,讓人有藉口不去從事運動、散步、鍛鍊以及創造性的活動。其實,透過切換注意力,從事與日常工作模式迥異的各項活動,就可以達到讓大腦放鬆休息的效果。

 

 

資料來源:

Television viewing and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 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 Oxford Academic

Television watching and cognitive outcomes in adults and older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 PLOS One

 

 

延伸閱讀:

上班族坐越久「折壽」? 醫示警:下班再躺平追劇,死亡風險恐飆2倍

愛追劇、不運動者必看! 研究:每天僅多走四千步 就有助降低14%心血管風險

          推薦的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