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症狀當心胃癌前病變!吳文傑醫師:7危險因子要注意

| 日期:2021-06-15 | 責任編輯: 今健康 | 分類: 專題報導

shutterstock / Via  shutterstock

臺灣胃癌常年名列十大癌症之中,每年奪走超過2,300條人命。根據每年癌症發生與死亡統計顯示,胃癌新增人數雖然呈現下降趨勢,但死亡人數始終居高不下,平均每天超過6.5名國人死於胃癌。同時,胃癌早期症狀如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變瘦,與一般胃炎或消化性潰瘍相似,惟有改變飲食及及早篩檢方為預防之道。

3大胃部疾病要注意!可能是胃癌前病變?

員榮醫療體系員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吳文傑醫師說明,胃癌前病變有3個值得注意的症狀。一,慢性萎縮性胃炎,約10至20%從慢性胃炎演變,將使胃黏膜細胞密度與其功能都下降,導致萎縮部位反覆發炎,其中約3%的萎縮性胃炎會變成胃癌。二,胃腸化生,腸化生是指胃黏膜長出「腸黏膜」,這被認為與胃癌的發生有高度的關係,腸化生罹癌風險高6至10倍,每年約增加2/1000,十年約2/100。三,胃腺瘤、腺息肉,胃腺癌已被WHO定義為胃癌前驅性變化,雖與大腸腺瘤相比,胃腺癌發生率不算高,但約4成胃腺瘤內存在惡性細胞,照胃鏡時發現就建議切除。

抽菸喝酒濫用胃藥要注意!胃癌有哪些危險因子?

吳文傑醫師表示,胃癌在惡性腫瘤的發生率排行中名列前十名,透過統計顯示,得知胃癌與下列幾個危險因子有關,其中除了家族史、年齡與性別,大部分誘發胃癌的因素和生活作息、飲食習慣高度相關,可藉由後天人為避免或改善。

要預防胃癌發生,首要避免高鹽飲食,攝取過多鹽分會刺激甚至破壞胃黏膜,當黏膜來不及修補完成,又吃進過多鹽分,可能會提升胃癌的發生機率。另外,熬夜與吃宵夜也應該避免,正常的胃黏膜上皮細胞,會在胃部的休息時間進行更新,熬夜會使胃黏膜上皮細胞更新力減弱,而在睡前吃宵夜就像強迫胃「加班」,長久下來,容易導致胃黏膜受損、潰瘍,進而引發胃癌。

最後,菸、酒、過量藥物都對胃健康不利,長期酗酒將使胃黏膜持續充血,演變成慢性胃炎或消化不良。菸草中的尼古丁、焦油和化學物質,同樣會造成胃炎或胃潰瘍,間接促使胃癌發生。某些藥物如阿斯匹靈會造成胃部受傷,有引發胃發炎或潰瘍之可能,盡量避免長期使用或濫用,可減少胃部損傷。

吳文傑醫師說明,微生物也會影響胃癌風險,WHO將幽門桿菌列為第一類致癌物,臺灣盛行率超過3成,包含家人、伴侶有感染者,長期脹氣消化不良、消化道潰瘍患者、長期使用消炎止痛藥或制酸劑,都屬高危險族群。根據研究發現,胃癌病人中9成有感染幽門桿菌。此外,有胃癌家族史者發生胃癌的風險高出2至3倍,可能是相似的生活環境與飲食習慣導致。

吳文傑醫師指出,胃癌好發年紀為50至70歲,其中又以男性病人居多。主要原因可能是隨著年紀增加,慢性萎縮性胃炎與胃黏膜化生的發生率也會跟著增加。年齡愈大愈容易有胃瘜肉,尤其是曾接受大範圍胃切除手術的族群,術後20年胃癌的風險平均高出6至7倍,特別容易發生在胃與腸子交接處,這種胃癌稱為殘胃癌,推測殘胃癌變的主要因素,是胃部分切除後,導致胃的保護機制變弱,使胃黏膜逐漸萎縮以致細菌增生。

          推薦的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