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感染確診者會傳染?醫師:屬於疫情支流
武漢疫情持續延燒,民眾對身邊發燒、咳嗽症狀者,無不格外當心。同時,無症狀感染者是否具傳染力尚未可知,也是民眾普遍擔憂及瘋搶口罩的原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公佈,新型冠狀病毒首度出現無症狀確診,為第18例20多歲男性個案,該男是日前一對確診感染夫妻的兒子,一家四口從義大利搭機回程經香港返台後,爸爸因發燒與肺炎通報,媽媽也出現感冒症狀,兩夫妻先後確診。他們的兩名兒子被列為高度感染風險群。經採驗後,兩名兒子先後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指揮中心表示,第18例個案尚未出現症狀,體內病毒量已相當高,是否具傳染力目前未能確定。
重症醫學專科醫師、胸腔內科專科醫師黃軒接受本刊採訪指出,從這起個案可以瞭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的親密接觸者,一開就被列為最高危險群,而親密接觸者的確未必會有感染症狀。至於無症狀感染者的病毒,是否有二次擴散的傳染力?黃軒表示從目前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的報告來看,無症狀感染者體內病毒載存量不高,因此傳染力、發病率都較低。
黃軒醫師指出,感染冠狀病毒者往往在幾天後才發病,不過,每個人免疫狀況不同,並不會一感染後就立刻有症狀,這也是為什麼需要檢疫期與自主健康管理時間的原因。黃軒說明,WHO目前的說法是,有症狀的傳染者為目前新型冠病毒的疫情發展主流,無症狀傳染者應視為支流。醫師強調,無症狀傳染者通常病毒量很低,傳染風險較低,在大規模流行疫情中劃歸於罕見事件,不必過度驚恐。
青壯年感染也會致死?認識病毒血症與激素風暴
黃軒醫師指出,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相比,傳染力較強而致死率較低,對人體的傷害性亦不如伊波拉病毒。惟因傳染到人體後可在肺部存活,所以大多以引發下呼吸道症狀為主。平均來說,新型冠狀病毒的發病時間在感染後第5天,染病後7到10天是演變為重症的關鍵時期。醫師指出,感染一周後如果得到治療,病人8成以上都不會有致命風險,因此雖然這次疫情擴散範圍大,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的總死亡率仍在2%左右。
不過,武漢肺炎的疫情也傳出年輕感染個案,甚至正當青壯年的第一線醫師也不幸染病過世,引起各國網友討論。黃軒強調,中國感染人數多,就算致死率只有2%,數字看起來也相當龐大。而年輕力壯的感染者會有死亡風險,一則要考慮是否有潛在高血壓、糖尿病等共病而導致免疫力低下;一是在七至十天後如果病毒大量增加,可能引發「病毒血症」導致內分泌激素風暴,醫師形容,人體的免疫系統會試圖撲殺病毒,然而,過度的發炎反應可能會誤殺體內的「軍火庫」,引起發炎性細胞激素大量分泌,進而傷害器官甚至死亡。
新型冠狀病毒屬RNA家族 相較SARS時期防疫反應快
對比當年SARS疫情時期,黃軒醫師表示,SARS致死率偏高,是因當時的傳染「防不勝防」,但這次台灣針對防疫佈署相當聰明,疫情爆發伊始已備妥指療手冊與指引,統整各國的最新病例作為診斷與治療的戰略根本,包括抗愛滋病毒藥、抗流感病毒藥與雞尾酒療法等等。醫師說明,對付新型病毒時在沒有既有工具之下,就會根據學理推論找出防疫武器,新型冠狀病毒與流感病毒、愛滋病毒都屬於RNA病毒,因此治療RNA病毒的藥物,理論上會是現有武器中成功率最高的一種。
黃軒說明,有了過去SARS的經歷,台灣這次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短時間內就摸索出如果治療以及製作疫苗的方向,面對與處理疫情的反應速度都明顯提升,顯現出台灣堅強的醫療能力,再加上防疫團隊辛勤作戰,指揮中心逐日反應疫情通報大眾。再加上中國近日通報確診的比例呈現下降趨勢,從比較樂觀的角度來看,二月後就有機會看到疫情降溫。
正確洗手比戴口罩更有效 醫:衛生習慣意識不足
民眾擔憂潛在傳染,瘋搶口罩、酒精等物資的現象仍未止息。黃軒強調,與搶購口罩酒精等物資相比,落實並加強衛生教育,才對於防疫有真正正面作用。醫師呼籲,口罩使用後應正確丟棄於垃圾桶,然而在公眾場所與鐵路車站,到處可見使用後的口罩隨意丟棄,顯然民眾對於不可任意丟棄醫療用口罩的意識不足。
此外,洗手在防疫比戴口罩更有效。黃軒說明,民眾一定要警覺洗手的重要性,不可再亂洗手甚至不洗手,許多人只是用水沾溼,沒有徹底清潔手部周圍。醫師指出,飛沫傳染的距離約1公尺,但若病毒落在手扶梯、電梯、把手等物件,手部沾附後再碰到眼口鼻等部位,就大大提升傳染風險。因此勤洗手、勿隨意用手接觸眼、口、鼻,會比戴口罩更為重要。
黃軒強調,疫情流行更可看出落實衛生習慣的重要性,平日就應養成勤洗手與正確洗手的習慣,在密閉空間或出入醫院時戴口罩,自己有感冒症狀時也應該戴口罩。醫師呼籲,民眾洗手時用肥皂與水徹底清洗搓揉即可,酒精與N95口罩等防疫物資,請留給第一線醫護場域的工作人員使用。
新型冠狀病毒走向類流感?還只是推論階段
各國防疫專家紛紛指出,新型冠狀病毒恐演變為「類流感」的全球流行疾病,新加波總理李顯龍甚至聲明,未來可能因應疫情變化,讓輕微症狀者採取在家休養,或看家庭醫生即可。黃軒指出,各國面對疫情,會權衡國力與財力的消耗程度,但新型冠狀病毒是否將成為類流感型態的流行疾病,還處於推論階段。
黃軒指出,台灣面對此次防疫情,使用數位型風險管理方式,如使用手機進行定位監控,並且在短時間內整合健保系統與藥局通路,緩解口罩之亂。更跨部會結合教育、國安、科技相關體系,讓整體的防疫戰略能夠落實,應變水準更是少有其他國家可及,在醫護人員眼中看來相當感動。呼籲民眾冷靜看待積極配合,自然就不會對疫情產生不必要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