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厭食發燒」數日後膚色突現紅疹水泡!醫點名1病:不會癢也不痛

| 日期:2024-09-13 | 責任編輯: 金圓哲 | 分類: 皮膚疾病

家裡有幼童的話,家長或許都曾看過孩子突然起疹子,然而這種疹子不一定是水痘或其他皮膚疾病所致。陳昱璁醫師在其臉書專頁《陳昱璁皮膚科醫師》分享了一位朋友的經驗,2歲的兒子突然發燒、厭食又疲倦。幾天後幫孩子洗澡時,發現手、腳和口周圍,都出現了小紅疹和水泡。但孩子沒有抓癢,也沒叫痛,她因為擔心趕緊帶孩子去看診,才發現兒子是得了「手足口病」。

98GKD4PSDL44GKKS84S8O.webp

小孩長紅疹水泡,不一定是水痘!(示意圖 / 123RF)

手足口病是什麼?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是一種由腸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經由接觸、飛沫或糞口傳播感染。由於幼兒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全發育,因此5歲以下的幼兒,很容易感染這種病毒,尤其在環境變化、季節交替或衛生習慣不佳的情況下。

 

手足口病的症狀

感染手足口病後,幼兒可能會出現微燒、食慾不振、疲倦等全身性症狀。發燒後1至2天後,手、腳、口、臀部或生殖器周圍,會出現多個小紅疹和水泡。這些水泡周圍可能有紅暈,顏色可能是灰白色的小皰疹或紅色丘疹,看起來較為乾扁,但並不會疼痛或癢。在口腔黏膜、上顎和舌頭,也可能出現小水泡或潰瘍。

陳昱璁醫師授權提供 / Via  https://www.facebook.com/DrSmartOnion/posts/pfbid02DBTiKL4jfTrSMU7nCiDXeDbCbJoduDQ6EvNRA9hmkWD75V5zpMv2ub6tF25qsxXwl

容易與手足口病搞混的疾病

由於手足口病會在短時間內起許多紅紅的疹子,因此經常被誤認成水痘、丘疹性蕁麻疹、疱疹性咽峽炎或其他皮膚病。雖然手足口病屬於輕微、一般可在5至7天自行痊癒的疾病,但若與其他疾病混淆,可能會延誤就醫或導致其他風險。對此,陳昱璁醫師分享了,如何區分常見的水痘、丘疹性蕁麻疹和疱疹性咽峽炎:

 

1. 水痘(由水痘病毒引起)

◼️位置:發病時水痘通常會遍佈全身,以前胸、後胸、腹背部最多,接著往臉部和四肢蔓延。

◼️外觀:大小約為米粒,外觀呈紅色,發病幾小時後會變成明亮水珠般的皰疹,約在2-4週後痊癒,留下粒狀痂皮。

◼️症狀:發燒、疲倦、食慾不振、很癢

◼️治療方式:通常只要補充充足水分、避免搔癢並保持清潔便能自行痊癒,醫師會開立藥物緩解發燒、癢感等症狀,視情況也會開立抗病毒藥物。

 

2. 丘疹性蕁麻疹(由蚊蟲叮咬皮膚引起)

◼️位置:疹子會先出現在蚊蟲叮咬處,通常是手臂、小腿或臉等衣物無遮蔽部位,接著蚊蟲叮咬引起的反應會蔓延到全身,因此叮咬處以外的地方也會出現紅疹。
◼️外觀:外觀呈現淡紅色,大小不均。
◼️症狀:疹子會引起劇烈地搔癢感,尤其在入夜時更容易癢感加劇。要留意小朋友可能會不小心一抓,擴大了疹子的範圍。
◼️治療方式:需要塗抹抗組織胺藥物才能有效緩解搔癢感。同時也要確認蚊蟲叮咬來源,例如蚊子、小黑蚊、跳蚤換臭蟲等,並且避免反覆叮咬的情形。

 

3. 疱疹性咽峽炎(跟手足口病一樣,由柯薩奇病毒(Coxsackie virus)引起)

◼️位置:疱疹的位置主要集中在口腔黏膜和咽喉後壁。紅疹僅侷限於口腔,不會出現在四肢。

◼️外觀:口腔內的潰瘍呈現灰白色、帶有紅邊的小潰瘍;咽喉則會出現紅斑。

◼️症狀:發燒、喉嚨痛、口腔潰瘍、厭食等症狀。 

◼️治療方式:通常好好休息,即可自然痊癒,亦可以使用退燒藥、止痛藥或含有鎮痛劑/消炎成分的喉嚨糖漿來緩解喉嚨痛。補充水分,若疼痛導致無法進食,可給予冷的軟質食物,例如果汁、布丁和豆花。

陳昱璁醫師授權提供 / Via  https://www.facebook.com/DrSmartOnion/posts/pfbid02DBTiKL4jfTrSMU7nCiDXeDbCbJoduDQ6EvNRA9hmkWD75V5zpMv2ub6tF25qsxXwl

當幼兒突然起疹子,也要警惕可能是病毒引起。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父母們理性判斷並採取正確的措施,以幫助孩子盡快康復。陳昱璁醫師也建議家長們,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勤洗手、不將物品放入口中,並保持環境清潔,這是減少手足口病和其他傳染疾病的不二法門。

          推薦的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