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眼疾」沒在用3C也可能會得! 醫籲患者:趁早介入、積極治療,延緩「視」界末日來臨

| 日期:2025-08-01 | 責任編輯: 潮健康 | 分類: 即時新聞

明星來醫客 YouTube影片/Via明星來醫客 YouTube影片

潮健康/林昱彣

 

沒在用3C、滑手機也會得? 什麼是黃斑部病變?

眼睛酸、乾眼症等問題時常困擾現代人,但即便

不常使用3C、滑手機追劇,也可能會發生「黃斑部病變」,將對視力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高雄榮民總醫院眼科主治醫師程識霖醫師

受訪指出,許多民眾常有感於年紀增長,視力也隨之大不如前,經常

抱怨看不清細微事物,甚至出現模糊不清的困擾

,很有可能為

黃斑部病變

的警訊。

 

程識霖醫師說明,黃斑部是視網膜中央最敏銳的區域,負責精細視覺和顏色辨識,一旦發生病變,對生活品質將造成嚴重影響。人體的眼部構造如同一部精密的照相機,而視網膜則如同照相機的底片;

黃斑部就如同底片的正中央,是成像最清晰、最重要的核心區域

。若視網膜周邊出現問題,初期大多沒有明顯感受。「診間有為數不少的患者,

平時感覺不出異狀

,往往是在

家人互動

、或

無意間遮蔽單眼

時,才驚覺

另一隻眼睛的視力已大不如前

!」

 

視力衰退如「江河日下」 嚴重恐連「手指數都難以分辨」

程識霖醫師指出,許多眼部疾病初期多以視力模糊為主要表現,建議民眾在家中應養成

單眼輪流遮蔽的習慣,進行簡單的自我檢測

。透過左右眼交替檢查,更容易察覺單眼視力的變化。至於針對黃斑部病變可能造成的影響,若疾病持續惡化,

最嚴重的情況可能導致嚴重的視力喪失

 

程識霖醫師進一步解釋,

病患的視力可能下降至「僅能辨識幾根手指頭」,甚至連手指的數量都難以分辨

,只能感受到手在眼前揮動。更令人擔憂的是,程識霖醫師指出,黃斑部病變通常不會只影響單眼,往往

雙眼會先後受到波及

。因此,若一眼視力惡化,另一眼又未得到妥善控制,對患者的生活將產生巨大的衝擊。

 

濕性黃斑部病變比乾性更危險! 1方法自測是否出現徵兆

濕性黃斑部病變比乾性更危險! 1方法自測是否出現徵兆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初步可分為「

乾性

」與「

濕性

」2種--

乾性黃斑部病變約佔絕大多數患者比例,約80-90%不等

,病程進展

相對緩慢

,與一般的眼睛老化較為接近;而

濕性黃斑部病變

更容易對視力造成顯著影響,例如

黃斑部水腫、積水

,以及

不正常的新生血管增生

。一旦發生

水腫或出血

,患者常會

自覺視力大不如前

,或

眼前成象在短時間內變得模糊

 

程識霖醫師進一步說明,濕性黃斑部病變的典型症狀,包括

視野中心出現黑影遮擋

,以及

景象中的直線彎曲變形

。建議民眾可多利用「

阿姆斯勒方格表

」進行自我檢測:阿姆斯勒方格表類似棋盤的結構,當單眼注視方格表中央的黑點時,若黃斑部出現病變,

原本筆直的線條可能會看起來扭曲變形

,或是

部分區域變得模糊

。一旦自我檢測發現異狀,應儘速尋求眼科醫師的專業診斷與治療。

 

黃斑部病變惡化過程如漏水屋! 及早治療才能減少水分滲漏、強化結構穩定度

黃斑部病變惡化過程如漏水屋! 及早治療才能減少水分滲漏、強化結構穩定度

談及黃斑部病變的治療方式,程識霖醫師表示,早期大多使用

雷射

光動力療法

;近年國際指引則以「

眼內注射藥物

」作為治療黃斑部病變的主流方法。治療有兩種,一種為

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

,以

阻止不正常的新生血管增生

為主的

單機轉藥物

。近年也有

雙機轉藥物

,除阻止不正常的新生血管增生之外,加入了

抗血管生成素

有機會增加血管穩定

 

「眼內注射的治療方式,著重於調整眼睛內部的血管狀態。

一方面可以針對異常增生、容易滲漏的血管進行控制

另一方面也會協助穩定既有的血管結構

減少進一步受損的風險

,目的是讓眼內環境維持在比較穩定的狀態。不同患者的病程與需求可能有所差異,治療方式也會因應個別情況調整,建議與醫療團隊充分討論,釐清選擇。」

 

黃斑部病變患者福音! 單眼最高可獲14次注射給付

黃斑部病變患者福音! 單眼最高可獲14次注射給付

針對患者關心的治療費用問題,程識霖醫師坦言,過往黃斑部病變的治療費用對患者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早期眼內注射藥物往往需要自費,且療程通常需要多次注射

。不過,目前的

健保給付範圍已逐步擴大

:若患者經由詳細檢查,包括

血管攝影

等確認病情,並符合健保申請條件的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患者

,目前可依病情階段申請健保給付的眼內注射藥物。

 

若符合健保給付條件,經事前審查通過後,健保會給付眼內注射藥物,目前

單眼最高可獲得14次注射的健保給付

。程識霖醫師強調,患者只要在病情控制良好的情況下,早期發現並積極治療,治療的頻率可以逐步拉長,不僅能減少患者往返醫院的次數和家屬的負擔,也能有效維持患者的視力狀況。

 

如何預防黃斑部病變發生? 醫點名「2慢性病患者」最危險

如何預防黃斑部病變發生? 醫點名「2慢性病患者」最危險

談到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程識霖醫師建議民眾,平時可多加補充含有

葉黃素

玉米黃素

等保健食品。在飲食方面則可攝取

深綠色的蔬菜如青花菜、菠菜等

。另外,規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以及適度的運動也相當重要,而對於

體重控制不佳者

而言,常伴隨

糖尿病

高血壓

等系統性疾病,

皆可能與黃斑部病變的發生和惡化有關

,因此

肥胖者

或有

代謝症候群問題者

不可不慎。

 

「以糖尿病為例,若血糖控制不佳,血管內就像充滿『糖水』,容易對血管造成損害,進而影響視網膜的健康,更遑論高血壓對於血管造成的負擔有多大!」

 

程識霖醫師強調,黃斑部病變是銀髮族視力健康的隱形殺手,不少眼部疾病早期並無明顯症狀,因此定期自我檢測至關重要;尤其

民眾應重視「單眼視力檢查」,輔以阿姆斯勒方格表檢視自身視力的異常狀況,一有明顯變化應及早就醫

,積極尋求專業眼科醫師的診斷與治療,配合良好的生活習慣與飲食調整,才能有效延緩疾病進程,守護珍貴的視力。

 

 

 

程識霖醫師

 

 

#羅氏公益夥伴

M-TW-00007138

 

 

 

延伸閱讀:

不是滑手機!「2原因」讓眼疾人口暴增,醫坦言:民眾有警覺性卻選擇無「視」

黃斑部病變患者福音! 「雙機轉」眼內注射藥物納健保 專家:最久可4個月治療一次

 

 

          推薦的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