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鑑於大腸癌已連續多年蟬聯台灣10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毒理專家招名威提醒,大部分大腸癌都是「吃」出來的,但大腸癌並非不治之症,只要遵循8個養生之道,把髒東西排出體外,就能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 招名威表示,只要把髒東西排出體外,就能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示意圖/每日健康)
招名威在臉書粉專《招名威教授 毒理威廉》發文表示,大腸癌是一種消化道的癌症,不一定與家族史有直接相關,反而與飲食息息相關,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的結果,大腸癌的好發率有幾個特點,包括膳食纖維攝取不足、攝取高量的肉類、食入致癌因子、肥胖、老化、消化道微生物菌叢不佳等,若要遠離大腸癌,把髒東西排出體外就是關鍵。
招名威解釋,大腸黏膜上有上千種細菌,總數量多達100~200兆個,而大腸道的神經系統有1億個以上的神經細胞,透過迷走神經可以影響其他器官,因此研究顯示,若腸道健康,可減少失智症的發生率,而且當消化系統運作順暢,食物養分就能被完整消化、吸收,廢棄物和毒素也可順利被排出體外。
對此,招名威分享8點照顧腸道的建議,包括多纖維、植物性食物為基底;原型態食物、好油脂的飲食型態;適當補充益生菌,有助於平衡腸道菌;補充腸道排空的酵素,減少毒素累積;規律運動、好睡眠;適當調解壓力;不菸、不酒、不熬夜;避免不當使用瀉藥。
招名威強調,大腸癌不是一個不治之症,只要及早發現,大腸癌的存活率其實很高,建議每年可做一次大腸鏡檢查,並且每1~2年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以降低50~69歲大腸癌死亡率約15~33%。
本文經毒理專家招名威臉書粉專《招名威教授 毒理威廉》授權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