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過量恐心律不整、猝死?醫:2類「運動模式」最危險

| 日期:2022-09-01 | 責任編輯: 潮健康 | 分類: 即時新聞

潮健康/郭家和

運動過量易心律不整? 醫揭2大錯誤「運動模式」

近期中國屢傳因運動後喝冰水而猝死的新聞,是否與突發性「心律不整」有關?林口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內科張伯丞醫師接受《潮健康》採訪表示,心律不整的誘發因子屬於多重因素,情緒、睡眠、運動中體溫變化及外界氣溫都可能影響,但預防心律不整仍以注重本身危險因子,如三高控制更為重要。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內科部主任、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謝敏雄醫師指出,太冷、太熱都會造成心跳變化,原因是自律神經系統受影響,交感神經受刺激時會引起心跳加快、副交感神經系統則會讓心跳變慢,溫度變化過大就可能影響自律神經系統、產生心律不整。

運動是維持健康的重要關鍵,但須注意運動強度與運動型態。謝敏雄醫師指出,科學證據顯示長期運動過量的運動員,心律不整及猝死風險較高。所謂「運動過量」的定義是指每天進行強烈運動。另外,如果平時缺乏運動訓練,也不建議貿然進行登山等高強度運動,尤其本身有心臟病史,爬陡坡等動作會增加心臟負擔,易增加心血管劇烈變化風險。

心房顫動無症狀恐致中風! 抗凝血藥該吃哪一種?

張伯丞醫師表示,心律不整可以分為心室顫動與心房顫動,兩者的誘發因素雖有部份重疊,但發生機制不完全相同。心房顫動的高風險因子包括年紀大、肺部疾病、甲狀腺病變;心室顫動的高風險為曾發生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心室顫動雖猝死率較高,但發生率不如心房顫動高。

整體而言,成年人心房顫動盛行率約百分之2至4,然而盛行率會隨著年紀增加而成長,由於容易引起血栓導致腦中風,患者需平時規律服用抗凝血劑,降低腦中風發生危險,同時要使用控制心房顫動藥物,以預防症狀發生。張伯丞醫師提醒,病患一定要按照醫師指示規律治療,才能預防心律不整與心房顫動所引發的併發症。

張伯丞醫師說明,心血管疾病患者須按時服用抗凝血藥物作為次級預防,這類藥物分為兩大類,一種是維生素K(Coumadin,可邁丁)類藥物,另一種為新型抗凝血劑,目前則有4種藥物選擇。臨床上會考量病人是否曾裝過人工瓣膜、有無二尖瓣狹窄及腎功能好壞來考慮用藥方式。

張伯丞醫師提醒,規律服用抗凝血劑相當重要,病人如果需要拔牙或手術,務必先與心臟科醫師諮詢。現今部份新型抗凝血劑,只要拔牙後妥善止血,未必需要停藥,不像吃阿斯匹靈需要停藥一周。建議患者事先應詢問自己的心臟科醫師,減少停藥可能產生的風險。

心房顫動3分之1無症狀! 可用智慧手錶心電圖監測

張伯丞醫師表示,心房顫動不是隨時隨地都在發病,多數病人屬於「陣發性」,可能幾小時、幾天內發病,等到中風時又已經恢復,因此無法及時測量。過去研究發現,即使是使用24小時心電圖,針對心房顫動的偵測率也只有10%-20%,除了鼓勵病人定期健檢,也可以用智慧型手錶幫助監測。

謝敏雄醫師也說明,心房顫動約有高達3分之1的患者為無症狀,加上多數有症狀病患為「陣發性發作」,可以善用附有心電圖記錄功能的穿戴智慧型裝置,在心悸或症狀發生當下,測量記錄30秒以上的心電圖。智慧型裝置上的初步診斷準確率可達7-8成,可作為醫師評估病情的指標。

高風險群如何避免再次中風? 只運動不吃藥大錯特錯?

張伯丞醫師提醒,中風過的病人如果再次中風,死亡率將大幅增加。初次中風後最重要的是接受藥物治療,飲食盡量少油、少鹽,慢慢開始復健與增加運動量,才能減少再次中風的風險。

謝敏雄醫師則指出,曾中風或有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次級預防」最重要的是兩大層面:一是控制危險因子,包括膽固醇、高血壓、高血糖,同時戒掉抽菸、喝酒等不良習慣;一是不可有拒絕就醫、吃藥的迷思,認為只靠生活控制就能治療心臟問題。

謝敏雄醫師強調,高風險族群切勿以為運動是改善心血管疾病的萬靈丹,而忽略藥物治療的重要性。現今醫藥已有長足進步,尤其是心房顫動的藥物治療可降低約50%中風風險。配合穿戴裝置的心電圖監測及定期建檢,能大幅改善再次發作的機會。

延伸閱讀:

運動後喝冰水、泡冷泉易心律不整猝死? 胸口「痛如刀割」是危險徵兆?

「心臟衰竭」惡化死亡率比癌症高! 症狀、治療與風險族群一次搞懂

原文出處:

          推薦的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