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40歲女性近日不時覺得胃部和胸口有點灼熱感,身體並沒有特別不適,不過定期胃鏡檢查時竟發現不但患有萎縮性胃炎、甚至有3顆「胃部神經內分泌瘤」。胰臟醫師發出警告,萎縮性胃炎患者是胃腺癌和神經內分泌瘤的高風險族群,由於患者普遍上無症狀或非典型症狀,確診時常常已經轉移到其他肝臟部位,因此呼籲民眾戒菸、選擇低鹽飲食、多吃高纖原型的食物、補充維生素來預防,並要定期做胃鏡檢查以早期發現病症。
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醫師在臉書粉專《胰臟醫師 林相宏 禾馨民權內科診所》分享案例時表示,這名女患者在兩年前做過胃鏡檢查,當時並沒有異常, 這次來定期胃鏡健檢發現胃部除了有明顯的萎縮性胃炎之外,胃壁還有3顆 約0.5公分的隆起,看起來很像單純的胃發炎情況,於是把息肉都切下來化驗,化驗結果是胃部神經內分泌瘤,所幸沒有轉移到其他部分,只要1至2年定期追蹤胃鏡就可以了。
胃部神經內分泌瘤「不典型症狀」
林相宏發出警告,萎縮性胃炎是胃腺癌、神經內分泌瘤的高風險族群, 且大多數的胃部神經內分泌瘤是沒有症狀的,也因此常被誤認是其他病症,從發病到確診往往需要 5 到 7 年時間 ,或是已經進展到肝臟轉移才被診斷出來。
林相宏醫師 授權提供 / Via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514834617425533&set=pcb.514838160758512
胃部神經內分泌瘤可能出現的「不典型症狀」包括:
- 咳嗽、氣喘,當作肺部問題治療;
- 慢性腹瀉、反覆性胃潰瘍,當作腸躁症治療 ;
- 盜汗、熱潮紅、發熱、心悸,當作更年期或是自律神經問題;
- 皮膚炎等徵兆。
病因與預防
造成萎縮性胃炎的原因包括:
-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平日要注意常洗手,建議使用公筷母匙,若受到感染就要接受抗生素殺菌治療;
- 自體免疫性胃炎;
- 年紀;
- 抽菸;
- 高鹽飲食,過多醃製、加工食品等。
由於萎縮性胃炎是胃癌的風險之一,要預防建議要改變生活習慣,如戒菸、低鹽飲食、多吃高纖原型的食物、營養上建議補充維他命B12 , D和鐵質等、並且每2至3年定期接受胃鏡檢查。
本文經 林相宏醫師 臉書粉專《胰臟醫師 林相宏 禾馨民權內科診所》授權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