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經失調怎麼辦?醫教6招改善,留意有無疾病可能!

| 日期:2021-11-29 | 責任編輯: 今健康 | 分類: 專題報導

shutterstock / Via  shutterstock

每日健康

失眠、耳鳴、胃痛,許多人身體出現症狀感到不適,但卻又檢查不出原因,很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在作祟。全人健康診所副院長王德生醫師表示,自律神經失調影響廣,且也得留意有無疾病可能,改善的方法需從各層面著手。

什麼是自律神經?是做什麼用的?

王德生醫師表示,自律神經是人體中的神經群共有的稱號,自我調節著身體各項運作,最常聽到的就是「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者主要功能相反,交感神經興奮時,會讓會心跳、呼吸、肌肉張力等身體運作活化,副交感神經則讓身體進入放鬆。兩者互相平衡並調節,讓身體處於最佳狀態,當身體因為受到風險因素影響,便可能失衡,形成自律神經失調,身體也會出現一系列的異狀。

自律神經失調影響廣,身體、心理皆可能出問題!

王德生醫師指出,當身體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生理、心理皆可能受到影響,心理層面如憂鬱、焦慮、躁鬱等各種情緒障礙,身體則影響不僅器官,如失眠、胸悶、易喘、疲倦、眩暈、耳鳴、胃痛、便秘、腹瀉、頻尿等皆有可能,影響層面非常廣泛。也因為各疾病皆有可能出現相關症狀,因此診斷時通常會較為謹慎的先評估是否有相關疾病風險存在。

為何會自律神經失調?醫指常見4因素。

王德生醫師說明,引起自律神經失調的風險,最常見為情緒波動過大、生活壓力繁重等所引起,不過其他疾病也有可能間接影響,例如癌症所帶來的情緒壓力、新冠肺炎帶來的生活壓力等。而情緒壓力除了外在影響,也包含了人格特質或是心理疾病,例如完美主義者、強迫人格,或憂鬱症、焦慮症等。

值得注意的是,壓力一般認為是一種心理狀態,但其實身體也會有,在預防醫學上可透過檢測了解,許多民眾往往會忽略或沒發現身體的壓力,進而也影響心理。最明顯的例子如工作狂,往往認為自己身體扛的住,心理狀態也處於極佳狀態,但日久便身體便可能撐不下去,進而出現情緒障礙等問題,甚至往往突然之間就倒下。

6招改善自律神經失調,醫:留意有無疾病可能!

確認疾病:

王德生醫師表示,民眾會發現自律神經失調,一般而言是已發現身體不對勁,前往檢查才得知。換言之,若身體出現異常,懷疑自己可能有自律神經失調的民眾,一樣建議先前往該科別的醫療院所診斷,如胃痛前往腸胃科,先確認是否有疾病存在,以避免誤認為是自律神經失調,反倒錯過了真正疾病的黃金治療期,甚至引起更大的問題。若經檢查找不出原因,便可合理懷疑是否有自律神經失調的可能,可前往預防醫學診所、身心科、家醫科等尋求醫師協助,並抽絲剝繭從生活改善。

王德生醫師也提醒,從一般民眾常見習慣來看,許多人身體有問題多會再觀察一陣子,建議不論是甚麼樣的情況,若身體出現以往不曾有過的異常症狀,最多就觀察兩周,兩周未改善就建議盡早檢查為佳。

對症治療:

治療自律神經失調,主要會先以改善當前症狀,以及讓患者情緒放鬆的藥物治療為主,進階的治療也包括了芳療、睡眠治療、經顱磁刺激術等。

沉澱紓壓、飲食改善:

改善方面,最重要的關鍵往往還是壓力和情緒,除了可以透過香蕉、蕃茄、燕麥、牛奶、堅果等飲食幫助色胺酸分泌,藉此舒緩情緒,也可透過冥想等方式讓心情沉澱改善。而運動、腹式呼吸等,雖然因為未必能解除或沉澱當前的壓力,但也有助於放鬆,或許多少也會有所幫助,也是個可以嘗試的選擇。

改善壓力:

與此同時,也試著了解身邊是否正經歷何種壓力,或是生活是否有突然加入的改變等,例如升遷、換工作,這情緒狀態能否解除。一般而言在壓力解決後,自律神經失調也會逐漸改善。王德生醫師表示,診間自律神經失調患者,就不乏大公司企業主管,當案子過了,情況便也獲得改善。

後續觀察:

自律神經失調有時未必會隨著壓力退去而解除,有時也會有經幾個月才逐漸改善,推測可能原本的壓力已經對生活造成影響,而這份影響在壓力解除後還依舊存在,因此持續影響。另外,也有可能在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態下,已經有其他疾病出現,又或是已經間接引起了其他疾病,因此患者正感受到的未必是自律神經失調,而是真正的疾病本身。若自律神經失調並未隨著壓力解除,都需留意這兩種情況。

          推薦的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