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酷似感冒!嬰幼兒染RSV恐致重症「細支氣管炎、氣喘」風險增加,醫籲:預防接種很重要

| 日期:2025-04-09 | 責任編輯: 潮健康 | 分類: 即時新聞

潮健康/林昱彣

 

時序進入冬春交替時節,

流感

腸病毒

等感染性疾病肆虐,讓許多家長憂心忡忡。但對於家中未滿一歲的嬰幼兒,更要特別提防「

呼吸道細胞融合病毒」(下稱RSV)

的侵襲,這種病毒對幼兒的呼吸道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林口長庚分子感染症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陳志榮教授

提醒,RSV在台灣沒有明顯的流行季節,且對於嬰幼兒的影響尤為嚴重,呼籲家長提高警覺,及早為孩子做好防護措施。

 

一歲以下嬰兒威脅更高! 高住院天數對嬰兒健康與家庭帶來負擔

 

陳志榮教授指出,嬰兒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容易受到周遭許多病毒的感染,常見的包括:

流感病毒

(Influenza)、

腸病毒

(Enterovirus)、

腺病毒

(Adenovirus)、

副流感病毒

(Parainfluenza)、

人類間質肺炎病毒

(hMPV)以及

鼻病毒

(Rhinovirus)等。

 

目前的預防策略多仰賴媽媽透過胎盤傳遞的抗體提供保護,不過這種「

被動免疫

」帶來的抗體在

三至六個月起會逐漸減弱

。除了上述這些病毒,

RSV更為特殊,對一歲以下的嬰兒帶來極大的疾病負擔,即使是足月產的嬰兒也需要小心。

 

一歲以下嬰兒威脅更高! 高住院天數對嬰兒健康與家庭帶來負擔

雖然多種病毒都可能讓嬰幼兒生病,但RSV造成的住院率遠高於其他病毒,甚至比流感高出16倍。陳志榮教授解釋,

RSV對新生兒抵抗力來說是一種「特例」

,因為

來自媽媽的被動免疫抗體無法有效提供保護

。寶寶年齡越小,不僅感染機率增加,且症狀也可能較為嚴重。

 

研究顯示,因RSV感染而住院的嬰幼兒中,

約八成以上是一歲以下嬰兒,其中未滿三個月的嬰兒更占近半數

早產兒

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幼兒

,RSV感染後

演變為重症的風險更高

,甚至可能

危及生命

。更棘手的是,RSV不會因為感染後而免疫,仍有六成嬰幼兒會再次感染。

 

侵犯下呼吸道釀「細支氣管炎」 RSV恐增嬰幼兒日後氣喘風險

嬰幼兒感染RSV後,除了常見的

發燒

咳嗽等類似感冒的症狀外

,常引起

下呼吸道感染

,導致

細支氣管發炎

呼吸道阻塞

,進而造成

呼吸困難、喘鳴、甚至缺氧等嚴重情況

,這些呼吸道症狀也常使得嬰幼兒進食困難,容易導致脫水。此外,RSV感染後,還可能併發

細菌性肺炎

中耳炎

等。

 

陳志榮教授指出,RSV感染讓人頭痛的是

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療藥物

。臨床上僅能採取

支持性治療

,盡力幫助嬰幼兒緩解症狀。例如使用氧氣帳給予充足氧氣、支氣管擴張劑,以及補充點滴輸液避免脫水。此外RSV感染後,容易引起

繼發性細菌感染(如肺炎鏈球菌)

,因此有時會考慮使用抗生素治療。然而,家長們別以為孩子度過急性期症狀就沒事了,RSV感染後,還可能誘發身體的免疫系統產生「

過敏反應」

,使嬰幼兒日後

罹患氣喘的風險顯著增加達數倍之多

 

預防RSV有疫苗可打嗎? 「單株抗體」提供直接保護力

預防RSV有疫苗可打嗎? 「單株抗體」提供直接保護力

陳志榮教授說明,

目前沒有提供嬰幼兒接種的RSV疫苗

,主要預防方式為「

被動免疫

」,包括懷孕後期,

母親透過接種RSV疫苗產生抗體,傳遞給嬰兒

,以及

嬰兒出生後施打單株抗體

 

單株抗體可分為「

長效型

」與「

短效型

」,短效型單株抗體已使用多年,健保針對

早產兒

和相關

重症高風險嬰兒提供給付

,但效期僅約一個月,因此出生後需每月接種,總計給付六劑;而長效型單株抗體只需在

出生後施打一次

即可提供長達至少五個月的保護力,適用於所有嬰兒,不限於高風險族群

 

臨床研究顯示,長效型單株抗體

對於健康嬰兒保護力高達70-80%

,可

降低高達八成因RSV感染導致重症住院的風險

。此外,單株抗體與疫苗的作用機制不同,是

直接性給予抗體保護

,雖然整體保護效期較短,但能安全的在最關鍵的時刻、即出生後半年內,保護嬰兒避免感染,減低重症風險。

 

 

針對

嬰幼兒呼吸道感染

,陳志榮教授提醒,

RSV在台灣全年流行,帶口罩、勤洗手、遠離人潮擁擠的場所

,固然是

必要的基本防護措施

,但RSV的傳染性很高,

很難完全避免感染

。因此,預防目標在

盡量延後嬰幼兒感染的年齡

,建議家長可在嬰幼兒出生後,與醫師討論單株抗體接種,保護嬰幼兒在生命最脆弱的時期,避免感染重症的風險。

 

除了RSV之外,嬰幼兒也常受到流感、腸病毒、鼻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侵襲。因此,也

建議按時接種流感疫苗、腸病毒71型疫苗等,以預防可能引起的嚴重併發症

。尤其對於

即將進入托嬰中心等容易發生群聚感染環境的嬰幼兒,及早提供保護

,更顯重要。家長若對於嬰幼兒的預防措施有任何疑慮,務必諮詢專業醫師的意見,為孩子的健康築起堅實的防護網。

 

 

林口長庚分子感染症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陳志榮醫師

 

 

延伸閱讀:

只打流感疫苗不夠!同時中流感、新冠「並非不可能」 專家:重症死亡率恐倍增

張學友感染的「RSV」是什麼? 會比流感病毒更嚴重嗎? 醫:「1族群」後遺症恐長達10年

          推薦的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