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底的人不能吃寒性水果?營養師:大錯特錯!

| 日期:2019-06-25 | 責任編輯: 郭家和 | 分類: 養生食譜

ankomando/shutterstock

Kaiskynet Studio/shutterstock / Via  https://www.shutterstock.com/zh-Hant/image-photo/watermelon-pieces-wooden-background-605395631

每日健康/蔡正亮(國家專技高考營養師,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研究所碩士)

 

體質「冷底」的人,應該少吃屬性寒涼的水果嗎?

 

Q 蔡營養師你有所不知,每到時序入冬,冷氣團發威的時候,我的手腳冰冷得跟什麼一樣。我知道自己是「冰山美人」寒系體質,雖然營養均衡得天天五蔬果,可是我看好多蔬果都被列為屬性寒涼,寒性體質是不是吃了後手腳會更加冰冷呢?

 

A 以中醫「藥食同源」的觀點,食物可分成「四性」或「四氣」,也就是「寒」「涼」「溫」「熱」,而介於這四性之間的,稱為「平性」。以現代的營養科學觀來說,我們著重的是食物成分的營養素價值,也就是水果含有的微量營養素,如:維他命、礦物質及膳食纖維,以及天然的植化素,如:類胡蘿蔔素、花青素等⋯⋯

 

Q 那這些營養素或成分,與寒系、涼系的食物分類有關嗎?

 

A 完全沒有關連,也沒有影響。甚至我可以這麼說,若每一餐,都要考量所謂的傳統觀念,即以食物「四性」的分法:「寒」「涼」「溫」「熱」來決定食物攝取的多寡或頻率,這就顛覆了均衡飲食原則。比如說,多數的堅果類,如:瓜子、杏仁、葵瓜子、芝麻、核桃等⋯⋯幾乎被認為是熱性食物,老一輩會認為,體質躁熱、容易上火者,要少吃為宜。這就很可惜。因為堅果種子的營養素密度很高,可以提供人體很好的必須脂肪酸,例如alpha- 次亞麻油酸及脂溶性維他命E,保護我們細胞膜表面,不受氧化自由基傷害,堅果種子類的膳食纖維也不錯,我會鼓勵成人應每天吃一份不調味、不加工的堅果種子。

 

Q 蔡營養師,那體質虛寒者要多吃熱性食物,如:人參、薑、辣椒、花椒……等,體質躁熱者要多吃降肝火的食物,例如:火氣大時,大家都會說,來一杯苦瓜汁或青草茶消消火,我覺得有點像是陰陽調和,來進行互補的概念。

 

A 中醫的藥膳食療與現代的營養科學觀是不同的角度。有一些說法比較是穿鑿附會,或是老一輩口耳相傳的刻板印象。熱性食物是指這些食物吃進身體後,身體產生的反應,多數的香辛調味料都被認為是熱性食物,因為這些調味料通常被烹調成熱呼呼的料理食用,吃完之後,身體產生了熱量,達到暖活(中醫上稱為活血)作用。

像我們熟知的藥膳鍋、人參湯,或者使用大蒜、薑、麻油等食材來烹煮的傳統料理,有些會加入米酒,酒精有促進微血管舒張的作用,吃了之後,可能手腳不再那麼冰冷。而我們所熟知的多數水果,如:西瓜、芭樂、木瓜多是生食或冷藏後食用,打成蔬果汁後,也是冷飲居多。炎熱的時候,食用水果自然會產生一種消暑的感覺,而這些食物水分居多,也有解渴的作用,所以才有「體質躁熱者多吃寒系食物」的說法。

 

搜查結論

1. 老一輩傳統觀念的「寒、涼、溫、熱」四性分類的食物觀念,缺乏營養均衡的重要原則,有些是舊有觀念、憑藉過往經驗而積累的刻板印象,並未考量到食物真正本質上的營養素密度與含量。

 

2. 人體的消化器官是精密奧妙的,所以對多數健康成人來說,任何水果、在任何時間都可以吃。在營養科學上,沒有所謂禁忌或特定食用時間。唯一要注意是有些敏感族群,一次攝入大量的高鉀水果,可能會有腸胃不適的情況,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宜過量。

 

延伸閱讀:多吃「鹼性食物」幫助體內環保?營養師勸別傻了,一張圖看懂食物酸鹼真相

延伸閱讀:吃「紅色食物」補鐵救貧血?營養師狠打臉:沒用、還會更慘

 

本文摘自遠流/營養關鍵32問:破解飲食迷思與不實傳言,蔡營養師的健康生活Q&A,教你這樣吃最健康,非經許可,禁止轉載

          推薦的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