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廣播節目主持人汪笨湖三年前因大腸癌開刀休養,原先復原狀況良好,但今年又傳出高燒不退緊急送醫,根據《自由時報》報導指出,汪笨湖被診斷出罹患「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一度被宣告只剩一年壽命。目前以標靶藥物控制中,病情時好時壞,須等待適合的骨髓移植,消息傳出令各界相當震驚。
什麼是「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
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資料指出,「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是一種血液細胞的病變,也稱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並且常演變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因此又稱為「前白血病」,多發生於60-70歲人身上,通常的症狀包括貧血、白血球及血小板過低。
目前所知,引發「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的病因有可能是接觸放射性治療、化學治療,或是自體免疫疾病導至的不良性貧血問題,導致基因的不正常甲基化。
白血病的潛在症狀
「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有相當機率發展成白血病,根據醫學網站《cancercenter》報導,初期的白血病症狀可能包括:
- 異常發寒、發熱
- 疲勞乏力
- 食慾不振,過度消瘦
- 盜汗
- 骨骼、關節疼痛
- 腹部不適
- 頭痛
- 呼吸困難
- 頻繁感染(免疫力異常下降)
- 容易出血、擦傷
- 皮膚出現大量瘀斑
若出現以上症狀,又與「長期貧血」、「淋巴結腫大」、「血小板減少症」等同時發生的話,就有可能是白血病的潛在徵兆,需經由專業醫師診斷。
如何預防白血病發生?
白血病是早期造血細胞的癌變,會影響整體的免疫系統,由於病因可能是原發性的基因問題或繼發性的後天影響,目前並無明確的防治方法,根據《verywell》報導指出,研究員提醒民眾白血病的一般防範方法包括:
- 戒煙(每4例急性白血病中,有1例與吸煙相關)
- 健康飲食
- 適量運動
- 避免接觸化學物質(包括苯,香煙,汽油,膠水,清潔劑,洗滌用品,油漆等等)
- 避免接觸放射線
另外,白血病在男性身上更為常見,目前醫界尚未有明確的解釋,建議50歲以上民眾,有白血病相關病史,或曾罹患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的民眾,一定要特別注意白血病風險,維持上述良好生活習慣,以及作好定期健康檢查。
參考資料:
《自由時報》
封面圖片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