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抗癌飲品”家家都有,清晨一杯勝藥湯,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
我國是野生大茶樹發現最早、最多的國家,擁有源遠流長的茶文化。中國茶葉,不僅傳播到了世界各地,還有其獨特的保健養生功效。但您,真的會喝茶嗎?
「 本期專家 」
▼
01 茶葉抗癌,堪比人參、靈芝
自古以來,人參、靈芝都是上等藥材,有輔助防癌抗癌,延年益壽的功效,但茶葉也有類似的抗癌功效!
“清晨一杯茶,氣走賣藥家”。茶葉中含有三百多種物質,其中的兒茶素、茶多酚這兩種成分的抗癌功能堪比人參、靈芝。
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葉中多酚類物質的總稱,是抗氧化物質,可防止細胞被過度氧化,減緩衰老速度,阻礙基因突變。
兒茶素
茶葉中的兒茶素含有茶皂甙,有抗菌、抗氧化、消炎、抗病毒、抗過敏的作用,可阻斷炎症變成腫瘤。
02 喝茶的三大致癌隱患
喝對茶,可延年益壽,防癌抗癌。但若喝錯了,還會致癌。
1、選錯茶具
假冒以及劣質茶壺的有毒成分,會隨著泡茶時間的延長不斷析出融入茶水中,損傷胃腸道消化系統、血液系統、心臟系統等。
以常見的紫砂壺為例。劣質紫砂壺可能會釋放出鉛元素,而鉛元素是人體唯一的非必須的微量金屬元素,對動物是明確的致癌物。對於人體而言,國家將其界定為2B等級,有致癌性。
也有些基礎研究發現:鉛元素可以加重氧化反應,降低細胞修復能力,提高癌變細胞的風險。
2、開水直接沖泡
至少90%的人都會用剛燒開的水沖泡茶葉,但高溫茶存在致癌風險,如:南方的功夫茶。茶水溫度過高,即使茶水量少,都會造成食道、賁門、胃黏膜的損傷。久而久之,反复的多次損傷會增加食道癌、賁門癌和胃癌的發生機率。
專家說,老年人對溫度的感知度會差一些,但他們往往喜歡“燙食”。在臨床上做胃鏡時,時常可以看到食管黏膜上層的黏液消失,黏膜裸露在外,黏膜上皮有糜爛甚至出血的現象。長期反复的刺激,上皮會發生增生,有癌變的趨勢,易形成腫物。
根據互聯網醫療平台用戶群調查顯示,我國食管癌:
-
人數最多的省市為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
-
年齡主要分佈在21-40歲;
-
男性患者佔比例為60%左右。
伊朗也有研究發現,沏好茶靜置2分鐘內飲用比靜置4分鐘後飲用患食管癌的風險增加4-5倍。
專家建議
60-75℃的茶水是比較合適的,超過90℃可能會對人體造成損傷。瓷器杯子或是紫砂杯,有隔熱效果,往往比感知溫度高,喝茶時要小口抿。
3、飯後立即喝茶
喝茶時間對健康也至關重要。專家說門診中常有老年人出現“我沒勁”、“不想吃東西”的情況,可能都有喝釅茶或者吃完飯馬上喝茶的習慣。飯中飯後喝茶,茶水會與其他食物反應而形成沉澱物,影響消化吸收,造成貧血等疾病。
專家建議
一般情況下,進食後的1-2小時,食物會在胃內排空,進入小腸,此時喝茶,不會互相影響。建議1小時內,無論是濃茶還是淡茶,都不宜飲用。
03 喝茶的三大訣竅
喝茶,大家都會,但若是喝好茶,估計多數人都不會。喝茶,有怎樣的訣竅?
1、綠茶選春茶
“明前茶,貴如金”。經檢測發現,春季茶樹生長的嫩芽中含有的營養物質最豐富,尤其是第一片嫩葉,含有的抗癌物質最多,但第二、三片的抗癌物質會依次減少。因此,一定要選擇新鮮的新茶,營養物質更多。
2、綠茶喝頭泡
節目組將一壺茶的第1-4泡茶水進行檢測後發現:第一泡茶水的營養物質最多,達到了總體營養物質的60%;第二泡茶水的營養物質減少到30% ;第三泡更是降到了只有10%;第四泡茶水僅有2%的營養物質。
專家建議
建議綠茶不要洗茶,最多喝3泡,也不宜沖泡過多、過久,以避免有害物質的析出。
綠茶比較嫩,一定要選用散熱比較好的器皿來沖泡,如:敞口的玻璃器皿。而紫砂器皿有隔熱功能,去熱比較慢,建議沖泡烏龍茶、普洱等發酵茶。
3、冷凍最保鮮
茶葉在保存期間也在進行代謝,且時間越長,營養成分丟失的越多。茶葉放在保鮮袋中,排出空氣,再放進密封的瓷罐中,可延長保質期。此時,若是保存到冰箱冷藏室,可以保鮮3個月左右;儲存在冷凍室,保鮮期可長達半年。
04 茶葉裡的黃金
1、金花菌
部分人群對綠茶不耐受,可能出現胃部頂的慌的症狀,建議用紫砂壺泡發酵茶飲用,如:紅茶。
通過專業的放大鏡觀察發現,茶葉的縫隙中有單個或成組存在黃色顆粒物——金花菌,屬於益生菌。不僅有益腸道健康,還能加強防癌抗癌的作用,但必須經過特殊的發酵工藝才能產生。
2、茶泡沫
茶葉沖泡後的泡沫中含有茶皂甙,可輔助防癌抗癌。
腸道無法直接吸收油脂,必須被腸道中的脂肪酶分解成更小的顆粒後才能被吸收,進入人體。而茶皂甙可以抑制脂肪酶的活性,腸道無法直接吸收油脂,可達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原文出處;本文經《BTV我是大醫生官微》授權刊登,非經許可,禁止轉載。
封面圖片出處:wellnesslab / hojotea
點此一鍵加入 每日健康 官方LINE粉絲團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