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從口入 小心生吃海鮮急性肝炎找上門

| 日期:2018-09-21 | 責任編輯: 健康2.0 | 分類: 消化系統

暑假旅遊旺季過後,醫院門診常見在東南亞旅遊生食海鮮,回台後得到急性肝炎、尿液出現茶色尿的案例。不止海鮮,連吃止痛藥、甚至刷牙、打針都有可能得急性肝炎,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表示,急速的肝衰竭會造成死亡,喜歡生吃海鮮的民眾,飲食料理等必須非常小心,避免感染急性肝炎。

TVBS《健康2.0》 / Via  https://www.facebook.com

彰基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范泉山指出,暑假從東南亞旅遊回台灣,得到急性肝炎,而且很多由唾液傳染的A型肝炎,甚至同桌一起吃的旅伴、廚師都會得到。主要是衛生環境、病毒汙染的食物或水感染A肝病毒,或者生飲、生食,食物未煮熟,尤其生蠔或水產貝類。應保持良好衛生習慣,飯前、便後及處理食物前,皆須正確洗手。

除了海鮮要注意衛生,基隆長庚外科副教授江坤俊說,曾有患者因疲倦過勞吃補藥,沒想到吃了後精神惡化,小便都是茶色,因此,吃補藥小心吃到肝惡化住院。急性肝炎兩周內會有腹水、手會抖、黃疸等症狀,嚴重會使肝細胞大量壞死,肝除了解毒、合成,更負責凝血功能製造,急速的肝衰竭是會死亡的。

TVBS《健康2.0》 / Via  https://www.facebook.com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得了急性肝炎?范泉山醫師表示,急性肝炎是非特異症狀,也就是病患提出的症狀不一定和特定疾病或是某身體組織有關。一開始胃口會變差,連平常抽菸習慣的人都不想抽菸。急性肝炎容易與感冒、腸胃炎搞混,但肝炎並不會腹瀉,而感冒與腸胃炎也不會出現黃疸,這是一個判別的方法。 

節目中將教導大家如何護肝,正值蚵仔、生蠔的產季,為避免大家吃壞身體,國宴主廚邱寶郎教大家判斷新不新鮮,以及料理方式;營養師也將分享秋季護肝食材,調節免疫能力,來預防肝炎。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每週六、日晚間9點《健康2.0》!

          推薦的不容錯過!
病從口入 小心生吃海鮮急性肝炎找上門
抵肝炎靠兩物,打成汁效果更好,一種人忌喝|每日健康 Health
頭痛狂吃「普拿疼」,男高中生意外肝衰竭|每日健康 Health
容易疲勞未必是肝不好?醫師:還有8種可能更需擔心
台灣藥物性肝炎高達45% 肝膽科醫師勸4種藥少吃為妙
男性更易罹患肝病!留意這些危險徵兆,做好2點阻斷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每日健康 Health
「水腫」難消不可輕忽!當心腎臟、內分泌都出事,這裡腫竟是「肝病末期」?|每日健康Health
王心凌驚傳「肝病」?假的啦!肝指數高不一定是肝炎
反覆性「上腹疼痛」是潰瘍還發炎?醫師警告:40%的可能性跟腫瘤有關...
一吃飽就胃痛?「膽結石」長期潛伏併發症多,這些「傷膽食物」不要再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