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用優碘過時了?傷口貼這張才好得快
吃B群越吃越累?先搞懂用途
癌症病人死於化療?醫師道破真相
首頁
報導
專題報導
國際編譯
健康
癌症疾病
婦科疾病
心臟血管
消化系統
泌尿系統
眼科保健
牙科保健
腦科保健
皮膚疾病
精神系統
神經系統
耳鼻喉頸
內分泌系
胸腔健康
呼吸系統
骨骼保健
預防
流行病學
自然療法
居家復健
外傷醫學
新聞
即時新聞
熱門議題
醫療新知
中醫
中醫中藥
食補藥膳
穴位按摩
民俗療法
體質改善
飲食
心血管餐
防癌飲食
三高飲食
生酮飲食
養生食譜
節食斷食
運動
樂活瑜珈
有氧練習
健身重訓
長壽功法
減重
減重食譜
運動燃脂
明星瘦身
體重管理
美容
美顏技巧
醫學美容
美髮健髮
身體護理
兩性
性事迷思
兩性心靈
性病防治
性福守則
生活
居家妙招
民俗禁忌
打掃收納
環境清潔
食品安全
生活防毒
迷思
保健迷思
飲食迷思
藥品闢謠
專欄
媒體
糖尿病照護
異位性皮膚炎
生物製劑
熱門:
健康2.0
每週六、日晚間9點 TVBS(56)首播 由主持人鄭凱云以及各領域專業來賓群,帶領您一同探索健康的秘訣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不傷心篇
保健預防篇
穩糖篇
護腎篇
白冰冰血壓飆高「七孔流血」嚇眾人醫揭凝血異常四大危險因子
2020-09-14 |
心臟血管
24
白冰冰近日上節目時,透漏自己在2018年時,突然七孔流血的可怕經過。國內網路討論度最高的醫療節目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聽聞消息後訝異表示,原以為七孔流血,是古裝劇裡中毒才會出現的畫面,沒想到真的發生!搭檔主持人江坤俊一語道破,古裝劇的戲劇效果比較大,坊間也流傳意外死亡的人,見到親人後也會七孔流血,但醫學上會發生七孔流血的情況,一般是凝血功能不佳導致,且常見於心血管疾病、器官衰竭等疾病。
以為被附身 患者恍神如「紅衣小女孩」 醫生曝:「因缺這營養素!」
2020-08-14 |
神經系統
13
農曆七月將至,許多民眾莫不繃緊神經,深怕不小心觸犯「鬼月」禁忌,遇到「毛毛的事」。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就表示,身邊有些人出現幻覺、精神恍惚等難以理解的行為,就會懷疑自己可能因為八字太輕「卡到陰」。芳瑜就曾因兒子在農曆七月時,出現怪異行徑,而深感不安。有「暖心名醫」封號的主持搭檔江坤俊,也曾在門診遇過因為會無故發冷,懷疑自己被鬼跟的病患,檢查後發現,原來是維生素B12缺乏導致。雙和神經內科主任陳龍提醒,缺乏維生素B12恐會損害神經及血管,不可不慎!
嗆咳是喉嚨退化警訊 小心吞嚥障礙引發致命危機
2020-07-20 |
神經系統
21
前總統李登輝2月份時喝牛奶嗆到,擔心引發吸入性肺炎,家屬緊急叫救護車,至今已在台北榮民總醫院留院休養4個多月。雖然意識清楚,但什麼時候能夠出院,連醫生也說不準。「嗆咳」其實是身體退化的重要警訊,吞嚥困難很有可能造成吸入性肺炎,引發致命危機!藝人小Call的婆婆也深受嗆咳所苦!國內網路討論度最高的醫療節目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特別邀請專家來賓分享,有那些原因會導致吞嚥力衰退,以及要從那些情況判斷是否已經成為「吞嚥力衰退」一族!
「橘色世代」三倍券聰明用 存健康養肌力最好!
2020-07-20 |
熱門議題
15
大部分的人都聽過「銀髮族」,也聽過高齡化社會,但對於「橘色世代」,可能比較陌生。「橘色世代」泛指年紀介於50到60歲的初老族群,雖然身體老化,但健康狀況仍十分良好,重視養生享樂,創造了不少橘色經濟!雖然「橘色世代」重養生,但卻受飲食觀念影響,常忽將最重要的蛋白質存進「健康存摺」中。國內網路討論度最高的醫療節目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表示,聰明使用三倍券,補充蛋白質,儲存肌肉的本錢,為自己的健康投資,才能將三倍券的效益大大延伸!
夏季代謝症候群! 補錯水越補越肥吃對食材揮別『夏季肥』
2020-07-20 |
體重管理
22
今年六月底,台北市飆到38.9度,是124年來最熱的6月,光走在路上就滿身大汗!由於夏天排汗量大,天氣熱導致食慾不振,容易讓人產生夏天熱量消耗快,不易增胖的迷思!但其實夏天溫度高,身體不需要代謝過多熱量維持體內溫度,基礎代謝率相較於冬天會比較低,如果又吃得和冬天一樣多,體重就可能直線上升,讓許多想在夏天大秀身材的女性,深受「夏季肥」所苦!藝人小Call在國內網路討論度最高的醫療節目TVBS《健康2.0》中,也分享自己在夏天運動,大量流汗後為了要補充水份,卻補錯地雷食物,導致肥胖上身的窘境!主持人鄭凱云也邀
小Call媽出國急回飯店 竟因有「痔」難言 國人罹患痔瘡機率近九成 醫曝關鍵原因
2020-07-20 |
消化系統
29
藝人洪榮宏日前因外痔破裂,趕緊返台掛急診、動手術!妻子張瀞云描述事情發生當下,洪榮宏血流不止,但因為兩人身處國外,就醫不便,情急之下只得拿衛生棉救急,後來還去買成人紙尿褲。國內網路討論度最高的醫療節目TVBS《健康2.0》,也邀請藝人小Call,上節目分享媽媽因為痔瘡所苦的經驗。主持人鄭凱云也十分好奇,國人罹患痔瘡的機率如此高,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當罹患痔瘡時,除了傳統手術外,還有什麼治療方式可免除術後坐立難安的窘境。鄭凱云並與專家、來賓討論,要如何透過腸道保健,遠離 「痔瘡」危機!
『豆腐減肥』正夯宋慧喬減脂月瘦4公斤! 醫生提醒:誤踩豆腐陷阱 小心越減越肥
2020-06-24 |
節食斷食
80
夏天來臨,不論男女都想要迅速甩肉,展示完美身型,紛紛進行減重大計!韓國女星宋慧喬採用「豆腐減肥法」,每天早餐和午餐維持八分飽,避免攝取高熱量食物,魚類、五穀類食物正常吃,晚餐就只吃豆腐,也盡量固定進食時間,6 點就吃晚餐,之後不再進食,成功甩肉4公斤!國內網路討論度最高的醫療節目TVBS《健康2.0》,主持人江坤俊自曝,本身也是豆腐愛好者,去火鍋店吃吃到飽,也都專攻凍豆腐,因為凍豆腐丟在麻辣鍋中,會吸收很多湯汁,吃起來很過癮,但好像也沒有因此比較瘦。這讓主持人鄭凱云十分好奇,到底豆腐跟減重之間關係為何?並
婦科癌症年輕化 醫曝背後原因 掌握「關鍵保養期」為衰老超前佈署
2020-06-20 |
婦科疾病
59
炎炎夏日,熱到受不了的時候,就會想要來杯冰奶茶消消暑,尤其是有台灣之光封號的「珍珠奶茶」,一杯下肚消暑又過癮!網路討論度最高的醫療節目《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特別提醒,珍珠奶茶長期喝下來,小心飲料裡所含的高糖份,不但會喝出肥胖問題,女生更可能喝出婦科疾病!節目也邀請專家、來賓討論,含糖飲料究竟對女性身體會造成什麼影響,以及哪些時間是女性的「關鍵保養期」,透過超前佈署,避免早衰人生來臨!
台灣每10分鐘就一人中風 醫曝這原因 讓年輕型中風患者大增
2020-06-19 |
心臟血管
60
國內「健康醫療品牌」龍頭《健康2.0》,因應後疫情時代,節目擴大議題面向,並增加週一到週五下午2點播出時段,一週七天,天天守護大家健康!近來年輕型中風個案越來越多,節目新加入的主持人江坤俊提到,主要還是跟三高年輕化有關。由於現代人喜好精緻飲食、生活作息不正常,大大增加年輕型中風的發生率!三金影帝吳朋奉,去年才在金鐘54奪下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主角獎,日前卻因腦中風顱內出血,突然逝世家中,不但震驚外界,更讓人聞「腦中風」色變!主持人鄭凱云也表示,現在不只胖的人容易中風,即使是愛運動、體態苗條的人也有可能。《健
30歲就霧茫茫 「年輕型白內障」攀升 竟因做了這些事
2020-06-08 |
眼科保健
23
有時候眼睛覺得痠、乾、澀,或是看遠、看近都不清楚,小心可能不只是單純老花或眼睛疲勞,而是想都沒有想過的「年輕型白內障」!以往認為白內障是老人的專利,但這幾年有越來越多辦公室上班族,才30歲左右,就因用眼過度引發白內障。藝人王彩樺也在2018年跟2019年,分別做了兩次白內障手術,當時她也還不到50歲。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也表示,自己長時間在攝影棚內工作,因為燈光非常強烈,長時間在這樣的環境下,的確會對眼睛有一些影響。節目中也邀請醫生、專家分享,造成「年輕型白內障」的原因有哪些,以及如何透過飲
顏清標換肝恐因這習慣 出現這些症狀 小心肝病上身!
2020-06-08 |
消化系統
29
顏清標3月接受健康檢查發現肝腫瘤,再加上「甲型胎兒蛋白」指數偏高,被醫師研判需要移植肝臟,最後由二兒子顏仁賢捐出65%的肝臟,進行活體肝臟移植手術!曾因工作與顏清標有接觸的藝人阿松,在TVBS《健康2.0》節目中分享,顏清標會自己下廚,但多是高油高鹽的食物,還最喜歡吃控肉,為人海派酒量也很好,可能也是這樣的飲食習慣引發肝癌。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也邀請來賓討論,當肝出問題時,身體會發出那些警訊,以及如何透過飲食,「吃」出好肝!
女星腹痛誤認拉傷竟是十二指腸癌!醫提醒:這些人是高危險群
2020-05-25 |
消化系統
56
蕭淑慎去年發現「人魚線疼痛」,原以為只是肌肉拉傷,就醫檢查後確診十二指腸癌,被醫生告知若沒有積極治療,可能只剩半年時間。之後蕭淑慎接受標靶治療,還因吃藥導致整張臉浮腫。媒體人狄志為分享,當時她眼睛腫、臉腫,這情況被媒體拍到後,還被質疑可能是因為整型過頭導致。但蕭淑慎也不想解釋,到今年才說出病情就是怕家人擔心。十二指腸位於消化道的樞紐位置,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旦出問題,附近器官也可能跟著遭殃。由於十二指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感到不舒服時,通常已經較為嚴重。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邀請來賓討論,當出現哪
羅志祥遭爆喜歡「多人運動」 醫曝:可能與這有關
2020-05-19 |
內分泌系
58
羅志祥原是暖男形象,但「多人運動」事件被新聞披露出來,形象遭到重創!像這種可能因性慾失常,導致人生近乎身敗名裂的事件,時不時就會躍上新聞頭條,當事者也都因此自毀前程。荷爾蒙的分泌,會對健康產生大小不一的影響,羅志祥喜歡「多人運動」,是否可能因性衝動控制出現障礙,還是荷爾蒙分泌出了問題? 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特別邀請來賓討論,當荷爾蒙分泌出狀況時,會出現那些情形?以及內分泌在40歲後走下坡,要如何超前佈署留住荷爾蒙,掌握青春人生!
羅時豐切腸保命 小心這種腹痛不能等!
2020-05-19 |
消化系統
26
羅時豐因為腸胃的毛病,過去20年腹部動過3次手術,多年來經過中醫調養,疼痛頻率逐漸下降。但去年工作結束回家,竟腹痛難耐,就醫後確診是腹膜炎,醫生說如果再晚半小時送醫,可能就小命不保!當發生腹膜炎,代表體內有細菌亂竄至腹腔。這些細菌可能是胃液、腸液或排泄物產生,引起腹腔發炎,假如跑到血中恐引起敗血症,若沒有及時發現,甚至可能喪命!而肚臍是通往重要器官的大門,猛挖肚臍也可能引發腹膜炎。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特別邀請來賓分享,當出現哪些症狀,要特別留心可是腹膜炎感染,以及腸道出現問題時,該如何從飲食
防疫宅在家運動少 當心骨鬆年輕化!
2020-05-11 |
骨骼保健
30
新冠肺炎期間,為避免群聚造成群聚感染,大多數民眾都待在家,不敢外出運動,所以運動少、走路少、曬太陽也少,造成骨質疏鬆的風險。彰基骨科主任王偉勛表示,近期的確很多女性銀髮族,到醫院要求檢測骨密度,他幫病患抽血時,真的發現血液中的D3有減少!其實想要好好運動,在家也可以!很多體壇明星因必須保持體能,都在家裡運動。像足球球星C羅,就邀請大家做「客廳盃」體能挑戰,在45秒內做142次核心訓練。連平常有大量訓練的運動好手,都不敢鬆懈身體狀態,一般民眾長期不運動,骨鬆機率更高!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特別邀
運動撞頭竟語無倫次! 專家教你揪出「大腦未爆彈」
2020-05-11 |
腦科保健
19
佔據十大死因前幾名的腦中風,分為出血性腦中風與阻塞性腦中風。今年3月,玉山金控科技長陳昇瑋,與女兒溜直排輪時,不慎跌倒撞到頭部,當下並沒有發現異狀,回家途中卻突然身體不適昏迷,最後不幸因腦出血辭世。而阻塞性腦中風,則是腦血管被血栓堵住導致。像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紐約市中風病患數量大為增加,而這些中風病患有一半的人確診新冠肺炎,並因嚴重血栓而導致中風,讓醫生懷疑,病毒可能會引發血管內壁病變,才會引發血栓造成中風。腦中風有如隱形殺手,新冠肺炎似乎更助長其威力,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特別邀請來賓分享,
免疫力這樣吃出來 分齡保養慎防「免疫風暴」
2020-05-04 |
養生食譜
71
新冠肺炎人心惶惶之際,出現民眾瘋搶罐頭、泡麵類等即時食品,為防疫長期抗戰做準備。但防疫期間,應該多攝取新鮮蔬果、米類的食物,才可以有效地預防感染,增強抵抗力。如果只是囤積罐頭、泡麵,缺乏多元營養素,且屬於加工產品,不符合均衡營養的條件,反而會造成免疫力低下。疫情當前,免疫力是最好的救命藥,不但防疫指揮官阿中部長推薦「免疫力彩色餐」,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也特別邀請專家來賓分享,免疫力分齡保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透過「食補」增強免疫力,逆轉疾病!
容易疲累、吞嚥困難 竟是甲狀腺癌 是否遺傳?醫生這樣說
2020-05-04 |
癌症疾病
72
多年前主持節目時,李明依喉嚨就常不舒服,也曾開刀切除過息肉,而之前也曾經有過甲狀腺結節症,一開始以為是切息肉後遺症,直到年前做健康檢查,才確認罹患,日前已在台北榮總手術切除。其實甲狀腺結節跟女性荷爾蒙有關,所以9成以上的甲狀腺疾病患者都是女性,而甲狀腺結節有5%的機率會惡化成甲狀腺癌,主要跟家族病史以及體質有關。防範甲狀腺癌,醫師提醒,靠肉眼觀察脖子異常腫塊,揪出罹癌的情況相當少,所以建議還是要定期檢查,罹患甲狀腺癌也不用緊張,因大部分屬於治癒高的乳突癌,配合醫生治療即可。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
突然好想吃這個! 醫曝:小心是缺乏營養素的警訊
2020-04-27 |
三高飲食
54
通常有想吃東西的慾望,是身體的正常運作!但有的時候,會沒來由地,突然很想吃某些特定的食物,吃了之後,身體會感到比較舒服或是平靜。當產生這種不明口腹之慾時,就有可能是身體發出求救訊號,而非偶然!TVBS《健康2.0》節目主持人鄭凱云,特別邀請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蕭敦仁醫師、營養師宋明樺、生理學教師魏兆玟、生機飲食專家王明勇分享,如何透過解讀食慾訊號,了解身體發出的警訊!
防疫口罩久戴 避免『口罩痘』猛爆 醫生教你這樣做
2020-04-20 |
皮膚疾病
409
為防止新冠肺炎傳染,勤洗手、戴口罩,已是大家每日必做的兩大動作!但長時間配戴口罩,以及洗手次數過於頻繁,讓許多人的皮膚出問題。長期戴口罩,皮膚摩擦導致表面溫度升高,皮膚泛紅灼熱,細菌孳生長出大膿皰,粉刺、毛囊炎、酒糟性皮膚炎或濕疹也有機會因此出現。隨著天氣越來越炎熱,更加重皮膚受損狀況,讓皮膚科門診病患大增!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特別邀請,皮膚科醫師蔡仁雨、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理事長沈瑞斌、中醫師鄒瑋倫、基隆長庚護理師陳麗華、臺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瑜伽老師 Kenny,跟大家分享,在長時間配戴口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1 / 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