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新聞上謊言風波不斷,去年尾至今年初,出版界、演藝圈就接連爆出了謊言風波。而政壇上政見謊言、跳票風波也是不斷,相信生活週遭,包括我們自己,無論是否惡意也都曾經說過謊言。
但,為什麼人會說謊呢?
說謊原因百百種,根據國外健康網站「familyshare」報導,作家喬治亞李(Georgia D. Lee)從心理學的角度告訴我們,為什麼人會想說謊最容易出現的七個理由。
1.想獲得刺激
可能讓人訝異──但這幾乎是每天、每人都會發生的謊言!通常說出這樣的謊言無傷大雅,是來自人類社交的需求。我們用語詞小小的「綴飾」與「誇飾」來吸引與我們互動者的注意與持續刺激。
2.讓他人愉快
有時候事實傷人,而我們總會想讓身旁的親朋好友好過一些。這時候我們會說出「白色謊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善意的謊言」,減輕身旁朋友的心理負擔。
3.得到獎勵
比如嬰兒的假哭行為。為了獲取注意、得到誇獎,即使在一切正常的情況下,嬰兒仍有可能無預警的假哭,以獲得不該獲得的獎賞(比如食物)。而年紀漸長之後,假哭在社會學的觀點已經沒有用,但人類想不勞而獲的心態仍是沒有改變──於是人類開始說謊,藉由謊言來賺取不該得到的掌聲、獎勵、名氣等。
4.躲避懲罰
出於自利心理,人們會為了讓自己減少、躲過懲罰機會而選擇說謊。而所謂「說了一個謊,得用十個不同的謊去圓。」於是扯了更多的謊言來圓一個謊。
而常見抵制說謊的方法是抓到說謊者重罰。
固然有嚇阻功效,但又經常造成更嚴重的惡性循環:為了躲避謊言被揭開後更嚴重的懲罰而選擇撒下更大的謊,接著又是更大的謊帶出更大的懲罰.....在處理謊言這關卡上,要如何好好把持懲罰與原諒,考驗著人性與智慧。
5.得到同情
經實驗證明,讓他人「大驚小怪」能讓說謊者證明自己的存在感。假擬悲傷身世正如此類。
佯病、佯傷在醫學上稱此心理為一種病──孟喬森症候群,是指一種通過描述、幻想疾病症狀,假裝有病乃至主動傷殘自己或他人,以取得同情的心理疾病。
6.測試他人真誠
不要懷疑,就是有人會為了測試他人的忠誠度而選擇向他人說謊。當聽謊者相信了說謊者的謊言,會讓說謊者心理產生優越感與被需要感。請不要為了一時的優越感對您的朋友、家人、另一半,任何信任您的人說謊──當您的謊言成功了,代表著您正在消耗著他們對您無價的信任。
7.獲得關注
有些人藉著謊言獲得存在感。當他們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感低落、不被他人重視,就會選擇藉由謊言獲得關注(即使這樣的關注是負面的),來重新提振自己被注目的需求。如2013年因廣大興案同時出現的「菲律賓便當文」事件,或是某網路名人恐嚇炸總統府,即可屬於此類。
聰明的您又認為,是上面的哪一個原因,使得近期被揭露的名人們,謊言不斷呢?
傳說,說謊的人,要吞一千根針。希望各位讀者朋友能夠維持誠信原則,對待身旁的親朋好友,華盛頓說:「誠實為上策!」自然是有他的道理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