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歲以上有50%的人患有失智症 應如何分辨「衰老」與「失智症」的差別?

| 日期:2018-06-01 | 責任編輯: 廖思涵 | 分類: 腦科保健

(正常的老化衰退主要包括記憶的輕度變化和信息處理的速度減慢;這些通常不是非常明顯惡化性的,並且通常在發展為實際癡呆之前不會影響日常功能。)

UV70 / Via  shutterstock

每日健康/高醫醫訊 神經部   林懿慧 主治醫師

 

失智症是一種緩慢發作,後天漸進性認知功能下降致多方面功能障礙的疾病。

功能障礙的部分有(1)學習及記憶力(2)語言(3)執行功能(4)複雜的專注(5)感知運動功能(6)社交功能以上六項多於一項以上的困難。

這種疾病在排除瞻妄及精神疾病下導致心智功能喪失以致於影響到日常生活。依據DSM-5的神經認知障礙疾病定義,不再強調記憶功能障礙,六個認知領域在標準中給予同等權重。


阿茲海默症是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失智症

阿茲海默症,占總失智症病例的60~80%,是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失智症。其餘的失智症包含路易體失智症(DLB)、額顳葉性失智症(FTD)、血管性失智症(VaD)、帕金森病併失智症(PDD)及其他(酒精相關、慢性創傷性腦病、藥物引起、憂鬱症和其他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隨著人口老化,全世界失智症的負擔正在增加。一般來說,65歲以上人群中有5%的人,85歲以上人群中有35%~50%的人患有失智症。

臨床醫療人員需要準確診斷,熟悉阿茲海默症和其他失智症的早期認知表現以利治療的進行。


該如何分辨衰老與失智症的差別?

那我們該如何分辨衰老相關的正常認知衰退與失智症的差別呢?

正常的老化衰退主要包括記憶的輕度變化和信息處理的速度減慢;這些通常不是非常明顯惡化性的,並且通常在發展為實際癡呆之前不會影響日常功能。

介於正常老化與失智症中間有一個時期叫做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通常是由記憶困難和客觀記憶障礙的存在而定義的,但在日常生活中仍能保持功能。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被認為日後發展為失智症的風險增加。

失智症經常是有多種原因共同造成,特別是隨著病情的發展尤其是發生於老年人。失智患者常見的共病和併發症容易更加重了認知不良。

對疑似失智患者第一步應關注患者的病史。熟悉病人的家庭成員或其他知情人員是提供認知和行為改變足夠病史的寶貴資源。認知障礙患者應經過仔細的神經心理檢查。如果病史和檢查都確定為認知障礙,則失智的診斷能夠成立。

當病史上有認知障礙,但神經心理檢查正常時,可能的情況包括輕度失智,或患者原本智力高或教育程度高,憂鬱症或報告者錯誤陳述。

相反的,當檢查表現認知障礙,但家人和病人否認任何問題時,可能的解釋包括急性混亂狀態,智力或教育程度低,或家庭認知不足。

隨著時間的推移重複的臨床評估往往是最有用的工具。不過要特別注意,任何選擇的測試必須考慮個別患者的背景和他們以前的基準的正常功能;沒有任何一個明確的測試結果切點可以獨立行使在患者的身上。

美國神經病學會(AAN)建議失智表現患者檢查維生素B12濃度和甲狀腺功能,若有減退的表現,可能與臨床失智症狀混淆,應該要給予治療並追蹤認知變化。除此之外其實還有一些相關的血液異常或系統性疾病容易產生認知功能下降,因此常規的血液檢查於懷疑失智症者是必要的。甚至在一些非典型症狀患者,例如年輕患者(<60歲)或快速進展性癡呆患者,可能要進行更廣泛的評估,包括腰椎穿刺,腦電圖和/或神經影像學檢查。

封面圖片來源:UV70 / 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真實病例:67歲罹患「失智症」一度輕生,醫生告訴她這樣做,3個月後病情大逆轉

          推薦的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