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 / Via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203/1291257/
每日健康/綜合編譯 林暐鈞
萬物真奧妙,例如,蝦子煮熟後竟變了顏色。為何這麼說?因為蝦子本身的顏色,明明是眾所周知的青藍色,但放下鍋裡煮、抑或是翻炒後,卻轉變成一身鮮紅!怎麼會這樣?莫非是像「川劇變臉」,似乎是變了臉,表示對人類無情的一種憤怒,還是化為死後的魔術師呢?
蛋白質產生變性,蝦紅素會變成橘紅色
根據《蘋果日報》報導,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副所長張錦宜答道,「蝦子放進火鍋煮熟後,會漂出「橘紅色泡泡」是因蝦子的「蝦紅素」成分,加熱後變性所致。蝦紅素是蝦子體內的一種「蛋白質」,原是藍綠色,經水煮加熱後,蛋白質產生變性,蝦紅素會變成橘紅色,且這是正常現象,吃下肚沒有傷身疑慮,反而對健康有益!
蝦紅素好處很多?
科學家發現其「抗氧化」能力是「維他命E」的550倍,保護血管壁,阻斷血管壁面因氧化造成血管病變。另外,對於促進「免疫系統」的功能及「白內障」預防也有效果。
還有《鏡報》報導中也提及過蝦紅素的益處,「這種化學物質確實有助於改善皮膚的血液循環和血液供應。」
毒物科醫師顏宗海:建議不要吃蝦頭
至於網路所傳,火鍋煮蝦飄橘紅物是「化學蝦紅素」?吃多會中毒?農委會呼籲,「煮蝦飄橘紅色是自然現象,且蝦紅素有益健康,不會造成中毒。」因此謠言被打破,民眾別再因此而恐慌。
不過依據《三立新聞》採訪毒物科醫師顏宗海時,建議不要吃蝦頭,尤其是在釣蝦場的泰國蝦,他說,「蝦頭有很多膽固醇,蝦頭、蝦囊或是蝦子的一些內臟器官,像內臟器官的話,易沉積累積重金屬或什麼環境荷爾蒙,不吃為宜。」
參考資料:
封面圖片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