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喝茶養生助長壽,但這6種茶千萬別喝,不養生還易致病!)
喝茶養生,茶被譽為“最理想的飲料”名副其實。因為茶葉中含有很多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成分,常飲茶可預防多種疾病。但關於喝茶,你也許還有一些知識並不了解,尤其是,哪些茶不能喝?
01 沒商量就是不能喝
0 1 變質茶
看到這個有人就會說了,誰不知道變質的茶不能喝呀。
但實際上有些長輩、茶友出於愛茶、節約,會捨不得丟棄已霉變的茶。將沒有霉變的部分留下,甚至簡單曬一曬霉變的茶,就泡著喝。
茶葉和其他食品一樣,有保質期限。種類不同,保質期也各不相同。
茶葉放置時間過長或保存不當,就易發霉。茶葉霉變一般是指茶葉中長出白毛,聞之帶有霉味,嚴重霉變的茶葉會腐爛結塊,上面長出綠毛。普洱茶也會有黑色的霉變。
發霉部分能夠釋放毒素,由於有些霉點很小,肉眼難以發現,所以人們不知道毒素存在於茶葉的那個位置。
常見的引起發霉的黴菌包括曲霉菌、青黴菌和灰黴菌。黴菌中毒的症狀包括多汗、顫抖、肌肉無力、抽搐、頭痛、發燒、嘔吐等。大多數黴菌通過冷凍、高溫蒸煮等方法無法殺死,所以茶葉一旦發霉變質就不可再飲用了。
小貼士
不過應該區別的是,有些名貴品種如碧螺春、銀針、毛峰、雲霧茶葉上有白色茸毛,這是茶葉細嫩的表現,並不是茶葉發霉後長的白毛。
0 2 常飲濃茶
古人云“淡茶溫飲最養人”
什麼樣的茶稱為濃茶?
通俗來說,濃茶就是投茶量大,沖泡時間過長,味道又苦又澀的茶。
舉例來說,泡普洱茶、烏龍茶蓋碗滿蓋泡,茉莉花茶一個玻璃杯裡的3/4都是茉莉花,沖泡時間又很長,那泡出來的茶必是濃茶無疑。
常飲濃茶的壞處
-
濃茶中的咖啡鹼容易造成人過度興奮,導致失眠,神經衰弱等。
-
濃茶會對身體器官例如心臟和腎臟造成負擔。
-
濃茶對胃有刺激作用,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
常飲濃茶易傷骨。濃茶中的咖啡鹼含量較多,而咖啡鹼可抑制十二指腸對鈣的吸收,時間長了便會出現骨質疏鬆症,易發生骨折。
0 3 燙茶
這其實跟不吃過燙的食物道理差不多。
太燙的茶水對人的咽喉,食道和胃刺激較強,會讓潰瘍、炎症等在食道紮營。
食道也不願意整天破破爛爛的,只好不停地增生修復。
在這樣一次次的傷害——增生——修復過程中,增生的細胞中會漸漸產生出一些壞分子,也就是形態、功能不正常的“異形性”細胞。當這些不正常的細胞多了,惡變也就發生了。
02 這3種建議不喝
1 久泡茶
「約等於」隔夜茶
如果你傍晚7 點泡了一杯茶,到了第二天早上7 點,有人會告訴你這個放了12 個小時的茶,隔夜了,有毒,不能喝!
而如果你早上7 點泡了一杯茶,到了當天晚上7 點,會有人告訴你這個放了12 個小時的茶,沒事,可以喝……
所謂「隔夜茶」,一般指放置時間比較久的茶,而不一定是隔夜,只要長時間放置,管它「隔夜」「隔日」還是「隔日夜」,都算。
沖泡時間過長,茶葉中的茶多酚,類脂物質等自動氧化,不僅茶湯色暗、味差、香低,失去品嚐價值。也會由於茶葉中的維生素C、維生素P、氨基酸等因氧化而減少,失去營養價值。
雖然沒有研究顯示喝久泡茶(隔夜茶)會致癌,但茶湯擱置時間太久,受到周圍環境的污染,難免會有微生物和細菌侵入,所以不建議喝。
2 頭道茶
頭道茶其實就是洗茶,一是為了洗去雜質與茶灰,二是醒茶。
洗茶注意三點
1
水量不宜過多
洗茶時水量應盡量少,以剛剛沒過乾茶為宜。
2
時間不可過長
不超3秒為宜
3
注意水溫
有些茶採用早春嫩芽製作,例如名優綠茶或白茶中的白毫銀針,如果以沸水洗茶,會破壞茶葉中的茶氨酸、維生素等有效成分,同時茶葉中的芳香物質在此過程中會大量揮發,從而影響後續沖泡的茶湯品質。因此一般應採用低於80℃的熱開水進行洗茶操作。
對於烏龍茶或一些黑茶而言,由於採用的是較為成熟的茶青加工製作,可以採用沸水進行洗茶。
3 少飲生茶
所謂生茶是指:殺青後不經揉捻,而直接烘乾的烘青綠茶。這種茶的外形自然綠翠,內含成分與鮮葉所含的化合物基本相同,低沸點的醛醇化合物轉化與揮發不多,香味帶嚴重的生青氣。
老年人飲了這種綠茶,對胃粘膜的刺激性很強,飲後易產生胃痛;部分青年人飲後也可能會覺得胃部不適。
如果買到這種生茶,最好不要直接泡飲,可放在無油膩的鐵鍋中,用文火慢慢地炒,烤去生青氣,待產生輕度栗香後即可飲用。
03 最後再強調兩點
01
為了避免茶葉中的鞣酸等成分和藥物發生反應,影響藥效。保險起見,不要用茶水送服藥物。
02
缺鐵性貧血要注意
本身就有缺鐵性貧血的朋友,最好就先別喝茶了,更不要茶和補鐵劑一起喝,因為茶中的草酸能夠與鐵結合,從而影響鐵的吸收,影響補鐵效果。
沒有貧血的朋友,不用擔心。
茶
有件事可能大家想不到,即使是癡迷咖啡的外國人,每年也要喝掉無數的茶。
研究發現,每天喝茶4 杯、連續堅持6 週的人,體內皮質醇激素的水平比那些只喝咖啡的人要低。
所以,茶之所以受歡迎,除了因為它好喝、養生,可能還跟它能減壓有關。
原文出處;本文經《BTV我是大醫生官微》授權刊登,非經許可,禁止轉載。
封面圖片出處:Alexey Yuzhakov / 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