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離子幫浦抑制劑對於治療胃食道逆流與胃潰瘍效果顯著,但多份研究調查顯示,長期使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來抑制胃酸、胃痛,可能增加腎臟病、肝病甚至胃癌的風險)S.I.A/shutterstock
每日健康/國際編譯 郭家和
長期亂吃胃藥 恐增腎臟病風險
胃酸過多、胃食道逆流等問題相當普遍,不少民眾在家中常備胃藥,市面上常見的胃藥包括制酸劑與是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PI藥物,長期服用這些胃藥,對身體是否會造成其他風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效藥物科學研究所根據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的大數據資料庫分析,發現長期服用質子泵抑制劑(PPI)抑制胃酸,將導致更高的腎臟病、腎衰竭風險。
這項研究是根據FDA大數據資料庫中,由服用PPI患者與服用其他胃藥的不良反應報告進行比較,研究人群鎖定在最具關係43000筆患者資料,研究發現服用PPI治療的患者發生腎臟不良反應的比率達到5.6%,而服用histamine-2受體拮抗劑的比例僅0.7%。
慢性腎病風險增28倍 還可能導致慢性肝病
研究人員表示,與對照組相比,長期服用PPI的患者,發生慢性腎臟病高出28.4倍,發生急性腎病變的風險高出4.2,末期腎病(ERSD)的風險多出35.5%。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教授Ruben Abagyan 指出,PPIs廣泛為全球人口使用,幫助患者平息胃痛,這項初步數據希望提供醫療從業者,對於開立、使用PPIs的治療更加審慎。
Abagyan 教授補充,這項研究僅是從數據庫分析,並非大規模隨機且具對照的臨床實驗,因此不能斷言服用PPIs藥物與腎臟病之間有絕對的因果關係,但值得初步警覺的是若腎臟功能不全,或是電解質代謝異常者,服用這類藥物的風險性就非常需要注意。此前,2017年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醫學院的研究就曾提出類似報告,該項研究利用動物實驗發現,PPIs藥物可能導致慢性肝病。
《延伸閱讀:是哪些食物害你「胃食道逆流」停不了?再不看懂這張圖,當心胃破洞越破越大》
便宜有效成當今最普遍胃藥 遵循醫囑用藥才是保胃之道
PPI是當今世界最有效且售價低廉的胃酸藥物,對於治療胃潰瘍及胃食道逆流效果顯著,但過去台灣亦有研究報告,從基層醫療臨床資訊報告分析發現,使用PPI可能增加肝癌與胃癌的風險。2017年香港大學醫學院也發表研究報告,每周服用一次以上PPI患者,與間歇使用者對比,罹患癌症的風險升高2.44倍。香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梁偉強教授解釋,雖然僅是觀察性研究,仍要提醒民眾:並非所有胃腸不適都需要服用PPI藥物,病情輕微者也有其他較溫和的藥劑可以選擇。
PPI在台灣屬於處方用藥,需經醫師開立才能讓病患使用。但包括蘇格蘭在內的歐洲國家,PPI都屬公開販售,因此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最普遍的胃藥。提醒民眾,所有服藥行為都應該遵循醫囑,不可將吃胃藥當成日常習慣,反而造成更多健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