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出血、腹水」等症狀,醫生教你一秒搞懂『肝硬化』有機會讓黑白的人生轉變為彩色!

| 日期:2016-08-04 | 責任編輯: 廖思涵 | 分類: 癌症疾病


(source:medicalnewstoday)

什麼是肝硬化?


「醫生,我怎麼會肝硬化?是哪一部分的肝臟硬化?」

人們「聞硬色變」,瞬間人生從彩色變黑白。肝硬化顧名思義就是肝臟失去原本的彈性特徵,在台灣以B、C型肝炎病毒感染導致的慢性肝炎為主

肝硬化的產生是由於肝臟發炎持續進行,引發纖維組織不斷累積擴展,最後纖維組織包圍正常肝細胞形成結節與扭曲肝臟血管路徑。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肝硬化也不是短時間就可形成,通常需經過10~20年以上肝臟不斷發炎的過程。硬化的轉變不會只侷限於一部分肝臟,而是影響整個肝臟。

也因為慢性肝炎過程很少有明顯症狀,如果不是特別注意身體的狀況,肝硬化就可能在不知不覺間發生。

肝硬化的致命風險

肝硬化除了肝臟外觀或組織學變化外,還伴隨有肝功能衰退的危險與產生門脈高壓。門脈高壓是門靜脈血流進入肝臟,因肝硬化造成阻力增加所導致,其相關併發症通常是肝硬化患者住院的主因,其中包括胃食道靜脈曲張出血、肝性腦病變(肝昏迷)、腹水、肝腎症候群等

然而,肝硬化不一定與肝功能衰退畫上等號,通常以是否產生代償失調為基準。

肝硬化代償失調泛指肝臟已經無法正常執行功能,臨床上是指出現門脈高壓併發症或出現黃疸等症狀。

當肝功能代償失調,不只併發症發生機會增加還容易不斷發生,生存率自然也隨之降低。另外,肝功能代償失調也代表肝臟擔負的功能全面性衰退。

其中重要功能之一是製造維持身體正常生理運作所需的物質減少,譬如:白蛋白製造不足,可能出現腹水與下肢水腫;免疫相關物質減少就容易感染細菌或其他病原菌,造成敗血症;凝血因子製造不足,導致出血不易停止;能量製造不足,轉而使用身體替代能源,外觀逐漸消瘦四肢剩下皮包骨等。

其他功能方面,如肝細胞無法把正常代謝物質排出,外觀可能呈現黃疸徵狀等;藥物或身體內生性物質代謝異常,會產生超乎預期的藥物作用;正常解毒功能減弱而引發免疫功能改變等,這些一連串的變化都會在肝功能衰退時逐漸發生。

肝硬化經治療有可能緩解變軟嗎?

「肝硬化後會再變軟嗎?」過去的觀察顯示,硬化的肝臟要變回正常好像不太可能。

不過,以目前臨床治療慢性B型肝炎為例,文獻指出經多年治療後,有約七成的硬化患者肝臟緩解至非硬化狀態。

其他慢性肝炎如C型肝炎、自體免疫肝炎、已戒斷酒精性肝炎等也有類似的報告。可見,經由正確治療並產生療效有可能使肝臟回春,讓黑白的人生再次轉變為彩色

2322

原文出自博客來



 

本文摘自如何出版社《肝硬化全書:全國護肝專家教你預防、照護、治療》

 

 

以上內容獲《圓神出版.書是活的》粉絲團授權刊

FACEBOOK粉絲留言版
          推薦的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