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滯留乃致病關鍵!名中醫提倡「5吃5不吃」祛溼排毒不水腫

| 日期:2018-07-20 | 責任編輯: 廖思涵 | 分類: 減重食譜

(中醫認為造成水腫的原因並不單純,外感內傷都有,但主要在肺、脾、腎三臟;肺、脾、腎對體內水液的調控非常重要,任何一個步驟出錯,都會導致體內水液不易排出形成水腫。)

staras / Via  shutterstock

每日健康/陳世峰(明師中醫聯合診所主治醫師)

 

中醫認為溼是引發疾病的關鍵。

現代人的不明腹瀉、猛打瞌睡、皮膚起疹子,往往都和體內的溼作怪有關,中醫教你不必用藥,也能祛溼消腫、輕盈一身。

改善體內溼氣要吃什麼?

【明星食材】

紅豆、薏仁、茯苓、山藥、黨參

【中醫觀點】

中醫的溼病範圍極廣,含括從特殊氣候變化造成病源菌孳長(外溼),到體內水分滯留(內溼)。

應留意環境的通風;淋雨後及時擦乾身體保持乾燥,以防外溼入侵肌表傷人。

內溼多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

【怎麼吃能改善】

切勿過食生冷瓜果,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膩、暴食。

適量食用蓮子、薏仁、紅豆等健脾利溼之品,可護脾胃,祛溼氣。

消除水腫怎麼吃?

【中醫觀點】

中醫認為造成水腫的原因並不單純,外感內傷都有,但主要在肺、脾、腎三臟;肺、脾、腎對體內水液的調控非常重要,任何一個步驟出錯,都會導致體內水液不易排出形成水腫。

【怎麼吃能改善】

遠離蜜餞、泡麵、罐頭食品、高湯塊、洋芋片是消腫的第一步,可多吃易排水利尿的食物,平常飲食口味不宜過重,少吃鹽、甜食,也有助於改善下半身水腫。

作者簡介
陳世峰 中醫師

現職
明師中醫聯合診所主治醫師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
台灣大學植物研究所碩士

經歷
台灣中醫家庭醫學會理事
台灣中醫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
中醫皮膚科臨床學術研討會講師
為恭紀念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

本文出自《老祖宗的食療老偏方》,內容由人類智庫獨家授權每日健康刊登,禁止任何形式之轉載與抄錄。

封面圖片來源:staras / 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每天「四穴道按摩法」,祛濕健脾消水腫,在家鏟肉不花錢

「臭屁五訊號」不是「排毒好」是「濕氣重」

「兩穴位」一按濕氣全跑光,水腫、肥胖、「眼袋」自動消失

          推薦的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