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teryna Kon/ Shutterstock / Via https://www.shutterstock.com/
每日健康/ 謝登富 (台中慈濟醫院外科部副主任、泌尿科主治醫師、台中市大台中醫師公會副秘書長)
門診案例:八十二歲伯伯
評估高低風險決定治療方式
「醫師,我有需要開刀治療嗎?」老伯伯慢條斯理詢問著治療上的選擇。一名上了年紀的老伯伯,意外發現攝護腺癌第二期,經過抽血、切片和電腦斷層等評估之後,發現他是一個臨床低風險的攝護腺癌。
治療評估:採取積極觀察,與之和平共處
經過討論之後,因為病人的年紀已經高達八十二歲,再加上屬於臨床低風險的攝護腺癌,所以我建議他採用積極觀察,並不需要進行電療或開刀等行為。後續的觀察都在穩定狀態,也不太會影響到他的日常生活。
臨床上,另一名六十二歲的大哥,因健檢發現PSA升高,進一步攝護腺切片,發現是惡性度高的第二期,由於屬於高風險,於是建議採取手術、電療,術後也都恢復良好。
「癌症都需要積極治療嗎?」正如前面一再強調的,治療與否,需要全面評估癌症的狀況,以及病人本身的情況(年紀、症狀、體能等),假使癌症沒有威脅到生命之危,其實只要把它當成是種慢性病,與它好好和平相處即可。
該怎麼預防攝護腺癌?跟性行為有關嗎?
基本上,目前沒有關於癌症的確切預防方法,有小部份癌症來自基因、遺傳,大部份癌症屬於多重因子,假使基因已具備一些缺陷,加上長期暴露在致癌因子之下,此時再有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當種種因素加乘在一起,最終就可能使人罹患癌症。
因此,平日盡量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接觸致癌物質,把握自己能夠控制的變因,至於生而帶有的基因,那就無須徒增煩惱了。
關於性行為會刺激睪固酮,誘發攝護腺癌的這件事,在二十年前曾被懷疑有關聯性,不過經過這些年的不斷驗證之下,已經被醫學推翻沒有任何關係,更不會造成攝護腺發炎的情況!
本文摘自博思智庫《說不出口的「泌」密:一本大獲全「腎」療癒實錄》
作者:謝登富
以上內容為《博思智庫粉絲團》授權刊登,非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