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哥亮驚傳大腸癌過世!國人罹患大腸癌率「全球第一」,這些習慣必須改!

| 日期:2017-05-15 | 責任編輯: 周子二 | 分類: 流行病學

資深藝人豬哥亮因大腸癌細胞轉移後造成器官衰竭,並於5/15凌晨過世,享壽70歲讓人不勝唏噓。

根據2015年統計,台灣罹患大腸癌機率為全球最高,與飲食習慣和抽菸、遺傳等有著密切不可分的關係,但台灣國民健康署已經在2010年將大腸癌篩檢納入預防保險給付項目,建議民眾可以多加利用。

檢視家族病史,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一般人提到大腸癌會與多肉的飲食習慣聯想在一起,但除了多肉飲食會提高罹患大腸癌的機率以外,家族病史的遺傳也是潛在的高風險群。研究甚至顯示,家裡若有一位直系血親罹患大腸癌,那麼自己罹患大腸癌將為常人的2倍,若有兩位直系血親罹患大腸癌,則自己罹患的機率則比常人高出4倍!

根據全民健康基金會指出,家族若是有大腸息肉症候群的病史,則在青春期就會於大腸內長滿息肉,若是到了30歲後沒有追蹤治療,病變為大腸癌的機率會來到100%!

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還有家族中有大腸癌病史的民眾,雖然腸內並沒有長滿息肉,但大腸癌仍然可能在年輕時就找上門,甚至是併發其他類型癌症,如子宮內膜癌、胰臟癌、胃癌等等...

美國協會建議,定期追蹤審查準沒錯!

針對上述兩種罹患大腸癌的高危險群以及一般民眾,美國癌症協會建議以下5點:

1. 一般民眾,年過50後每年進行糞便潛血檢查,並且每3-5年接受結腸鏡檢查。

2. 家族多發性息肉症候群患者,應從10歲起每年接受乙狀結腸鏡檢查,直到40歲後改為3年一次大腸鏡檢查以及上腸胃道檢查,以確保息肉沒有病變。

3. 家族若有一位1等親(爸爸、媽媽其中一位)罹患大腸癌的民眾,則應於35-40歲起每年接受糞便潛血檢查、肛門直腸指診,且每3-5年接受結腸鏡檢查。

4. 家族若有兩位1等親(爸爸和媽媽),罹患大腸癌,則可以從35-40歲,或者親屬發病的年齡減5歲的年紀開始,每3-5年進行大腸鏡追蹤檢查。

5. 如有1等親親屬於30歲前發病,則需檢查是否有著家族性息肉性大腸症候群,或者遺傳性非息肉大腸癌的可能。

健康生活習慣養成,也很重要!

台灣近來食安問題不斷,因此醫生建議,預防大腸癌需多吃蔬果、少吃燒烤油炸類較油膩的肉品。且須多喝水,切勿認為每天都吃素、都有排便就不會罹患大腸癌。因大腸癌有可能是遺傳,而排便的頻率與每個人的飲食習慣和腸胃蠕動方式不一樣,因此不可掉以輕心。

 

資料來源:

全民健康基金會

蘋果日報

 

 

往下點選加入 每日健康 官方LINE粉絲團

【您的加入是對我們的肯定!】

加入好友

          推薦的不容錯過!
全台「大腸癌」最小確診者僅10歲!醫師:避吃「致癌五因子」,腸癌不上身|每日健康Health
癌細胞全殺光!對抗四大癌症+降血壓+抗老化。想健康,找「波羅蜜」就對了!
四大癌症、血壓、老化都敵不過「波羅蜜」!「超養生吃法」礦物質、蛋白質手到擒來|每日健康Health
癌症是可逆的!真實案例:93歲阿嬤靠一招降伏癌細胞,連醫生都難以置信|每日健康 Health
排便順暢,防止大腸癌找上門!秒懂大腸癌爆發「五大原因」與「九種早期症狀」|每日健康 Health
大腸癌人數10年倍增!早期零症狀、難防範,唯獨兩種方法逼迫癌細胞現形!|每日健康Health
國人大腸癌人數全球第一!「男性、50歲以上」五大高危險族群:遵守「保命一原則」存活率高達90%!
十大死因第一名「大腸癌」救治出現曙光,多吃這一類食物,發病存活率提高41%!
等到癌末就來不及了!台中40歲男腹痛就醫,竟確診大腸癌末期,為了活久一點,10大症狀千萬別輕忽|每日健康 Health
「大腸癌」初期無明顯徵兆,哈佛醫師揭開5組抗癌密碼:這樣做,大腸癌沒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