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可以接受濕度大約50-60%,但全台有超過19個縣市濕度超過70%,近期梅雨鋒面接近,全台更為潮濕,到了夏天平均濕度更可高達80%!這種潮濕感,不只讓人心情不好,一旦濕氣入侵體內無法排出,就會累積在體內產生毒素,更有可能造成水腫、腰痠背痛、拉肚子、脂肪肝等的疾病,讓身體狀況百出!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也特別邀請專家來告訴你,如何啟動人體的除濕開關,排濕排毒增加免疫力!
天氣一但溼熱,家中就容易長塵蟎、黴菌,也因此導致過敏及氣喘的病患增加。皮膚科醫師徐常捷表示:「人體的頭和腳是天氣潮溼的情報站。」當天氣過於潮濕時,臉會有脂漏性皮膚炎,法令紋、眉心、嘴角也會容易脫屑紅癢,看起來氣色差,所以從3-4月開始會有「頭皮感冒」一說。 腳則會因為鞋子穿太久,不易排水溼氣重,就會容易起水泡、脫皮、香港腳,甚至比香港腳更癢又更常見的汗皰疹。復健科醫師侯鐘堡也表示,如果身體有舊傷或是關節退化,若是天氣溼度變重,除了會造成神經末端游離,受到刺激比較容易感到疼痛,還會造成頭腦裡的疼痛訊號被放大,譬如本來只有1分痛的刺激,大腦就自動放大到5分痛。所以一旦溼氣變重,我們就會感覺以前受傷的地方隱隱作痛了,其實是大腦在溼度重的時候比較容易放電的關係。假如想要減緩這種不適,平常就可以多熱敷,不論天氣乾熱、濕熱都可以,一天2-3次,一次20分鐘。
若要靠祛濕食物排出體內濕氣,北醫護理學許藍方博士建議,可以吃含有鋅或維生素C的食物。假如皮膚乾燥、粗糙容易敏感,補充含鋅食物可以讓皮脂膜穩定,降低皮膚敏感,像蛋白質含量高的牡蠣,還有洋菜、小麥胚芽、牛腱等,就是含鋅量高的食物。而維生素C可以幫助皮膚修復、再生,例如:芭樂、綠花椰菜就富含維他命C,補充後搭配大量運動,可以讓皮膚變得更好。若要隔離濕氣,可使用含氧化鋅的藥膏,氧化鋅除了可以隔離濕氣,還具有保護作用,可以穩定皮脂膜,讓汗水不浸透皮膚。中醫師吳明珠也提醒,糖、麵包,因為含有濕氣,都會使脾胃無法運作,讓濕氣無法疏導。也要少碰花生、蹄膀、炸醬、麻醬等食物,食物必須要吃季節性的,才不會加重體內濕氣。
談到除濕秘方,基隆長庚醫院江坤俊醫師和太太從林口搬去基隆時,總覺得衣服曬不乾,聞起來都有霉味,還怪太太換的洗衣精味道很難聞,兩個月後兩人開始大過敏,睡不好猛打噴嚏,才知道是因為基隆潮濕的關係讓他們倆鼻子大過敏!為了除濕,江坤俊還拿酒精噴牆壁,利用酒精揮發帶走水氣,讓環境乾燥一點,或是將咖啡渣微波,讓咖啡渣變得乾乾的,放在桶子裡就有除濕的效果。至於一般人會使用的除濕機,許藍方也表示有80%的人都用錯,並教大家使用小撇步:1、除濕機要放房間中間,櫃子也要打開;房間一間一間除濕,人不要同房但最好在家,以免發生意外可即時處理。2、除濕機不是24小時不關效果就會好,需以濕度計測量,濕度65%以下,人體感到舒適就可以。3、除濕機濾網往往容易被大家忽略而長期沒有清洗,因此堆積許多灰塵、微粒等,往往成為細菌孳生溫床;每天都需簡單清潔,因為累積的塵埃很少,其實清理工作並不花時間,如果是厚厚的灰塵反而要花更多時間。要了解更祛濕保養的相關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每週六、日晚間7點《健康2.0》,節目中將有詳盡的示範和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