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簡稱RA)是破壞力最廣、最強的嚴重慢性關節疾病,隨著免疫分子生物學的進步,近年來生物製劑的標靶治療除可減緩病患關節腫痛症狀外,更可避免關節侵蝕,治療成果已由過去的慢性成殘,進步為可達到疾病緩解或是低疾病活動度的治療標的;然而此治療方式所用的免疫抑制藥物卻會活化B肝病毒和結核菌,增加猛爆性肝炎和肺結核的風險。
因此,擁有全國免疫風濕疾病患者數目最多的臺中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依據過去的研究及B型肝炎與結核篩檢和防治的經驗,讓患者先接受B肝、肺結核篩檢及進行治療或預防性投藥後,才評估選擇適合的生物製劑;後續則利用關節超音波及抗藥抗體領先全臺進行類風濕關節炎活性是否達到治療目標(達標治療)的效果評估和監測,同時也會定期追蹤B肝和結核病情。
中榮團隊不僅優化了類風濕關節炎的療程,也因為採行主動檢驗潛伏肺結核的策略而達到預防肺結核的具體成就、成功降低生物製劑對B肝和肺結核的威脅,使得每十萬人(年)的B肝復發率從1,307人降至297人,肺結核發生率由4,545.45(每十萬人年)下降至351.86,為全亞洲最低,實施成效確可供國內借鏡。團隊主任陳怡行表示,臺中榮總有六成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達到「關節不腫痛、生活幾近或完全正常」的狀態。
中榮過敏免疫風濕科是臺灣最早將過敏、免疫及風濕三部門整合成獨立專科的單位,在2014年以「類風濕性關節炎達標治療低風險」項目獲得SNQ國家品質標章,並於2018年拿下有生醫界奧斯卡之稱的「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銅獎;2017年亦因病人照顧、教學與研究的傑出表現,領先全臺首次獲選為亞太風濕病聯盟(APLAR)風濕病卓越中心(APLAR Center of Excellence)。
#臺中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為全臺灣最早開始有完整的關節炎病患使用生物製劑風險管理篩查流程與個案管理之醫療單位。
資料整理:SNQ推廣中心
或於臉書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