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所有疾病,都與血液循環不良以及手腳冰冷有關。所以只要勤加按摩小腿肚,在每天的生活習慣中多用點心,就能遠離手腳冰冷)
◆小腿肚,是啟動「自癒力」的健康鑰匙!
小腿肚指的是小腿後方軟軟的肉。包括稱作腓腸肌、比目魚肌等肌肉,以及活動腳部與腳趾的肌肉,都呈倒心型集中在小腿肚。
當這些肌肉頻繁收縮時,可將往下半身流的血液持續向上推送,就像幫浦一樣把血液往上回送至心臟。因此小腿肚功能如同「第二顆心臟」,是相當重要的肌肉群,也可解釋成「心臟負責上半身的血流,下半身的血流則由小腿肚負責」。
◆腦梗塞、癌症、不孕……可怕的「手腳冰冷症候群」
人體共有60兆個細胞,每個細胞需要的氧氣與養分皆經由血液運送,不需要的老廢物質也由血液回收。當血液無法運行時,身體就會變冷並逐漸衰弱。所以血液循環一旦停止,就代表「死亡」。
大家不妨思考一下自己每天的生活。是不是工作壓力太大,或長時間坐在電腦、電視前呢?
晚上失眠、睡眠不足,甚至用不當的方法減肥,經常喝冷飲和愛吃冰。以及服用大量化學藥品,如消炎鎮痛劑、降壓藥、類固醇、抗癌藥物、精神藥物等。
這些生活習慣都會造成血液停滯,使手腳冰冷。事實上,在日本正常體溫未達36℃的「低體溫」族群,正快速增加中。 所以才會造成30~50歲年齡層中,罹患高血壓、腦梗塞、心肌梗塞、癌症等疾病的人數遽增;光是一個夏天,就有4萬6千人因中暑被送醫治療。
為不孕症所苦的女性,以及因憂鬱症常跑醫院的人,也在急速增加當中。 因為「手腳冰冷」會造成對抗疾病的免疫力下降,自律神經也會失序而無法正常因應氣溫變化,導致荷爾蒙失調。
再加上新陳代謝變差,所以容易浮腫、變胖,甚至皮膚還會出現斑點、開始有痴呆症狀,使老化現象提早報到。這些全都是「血液循環不良與手腳冰冷症候群」所引起的。
想要脫離手腳冰冷的人,一定要揉揉小腿肚!
◆手腳像「冰棒」,小病大痛會一直來
我自己的體質也很容易手腳冰冷。有次忙過頭,忘了自己幫自己按摩小腿肚,結果腳踝周圍便開始冰冷起來。仔細觸摸小腿後,發現肌肉深處出現硬塊。心想「這就是造成手腳冷冰的元凶」,於是鎖定目標,持續用力地按壓,左右腳各按摩1小時,共花了2小時的時間。
如果太用力按壓會損傷組織細胞,必須保持「有點痛又很舒服」的固定強度。
第一天我按摩了2個小時、第二天持續1個小時,但是都無法感受到症狀改善,但是第三天幫左腳按摩15分鐘,腳尖就開始暖和起來,像是冰雪瞬間融化的感覺,讓我不由得歡呼「太棒了!」 之後的每一天,我會按摩左右腳各5分鐘,一天只需要10分鐘,使勁地仔細按摩,腳部便從此不再冰冷了。
輕微手腳冰冷的人,按摩第一天腳底就會有暖意升起。請各位一定要親自體驗看看「小腿肚發電機」的威力。
◎手腳冰冷是百病之源!
活化小腿幫浦功能4大秘訣
大家都知道身體不舒服時,最重要的是接受醫院治療。但是打針或吃藥只能暫時抑制症狀,身體其實還沒完全回復健康。當血液凝滯手腳冰冷時,不適症狀只會接踵而至:
■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
■癌症。
■感冒、流感、0157型大腸桿菌等感染症。
■過敏性皮膚炎、花粉症、氣喘等過敏現象。
■憂鬱、失眠、更年期障礙等,自律神經或荷爾蒙失調症狀。
■水腫或肥胖,斑點或肌膚乾燥。
上述所有疾病,都與血液循環不良以及手腳冰冷有關。所以只要勤加按摩小腿肚,在每天的生活習慣中多用點心,就能遠離手腳冰冷。
《擺脫手腳冰冷秘訣1》
深呼吸
處在壓力大又忙碌的社會中,總是很容易呼吸過淺。所以要刻意提醒自己「吐氣時,完全把氣吐盡」,盡可能實行「腹式呼吸法」,才能有效調節自律神經。
自律神經可使身體機能順利運作,只要保持平衡,就能使血液循環順暢、體溫穩定,也能有效改善手腳冰冷。
《擺脫手腳冰冷秘訣2》
端正姿勢
各位是否一放鬆就會駝背呢?當身體歪斜時,血液容易凝滯在不同部位,使內臟機能與肌力衰退,造成手腳冰冷。
駝背除了對健康不好,還會給人「沒有幹勁、陰沉、老態龍鍾」的負面印象,實在是得不償失。除了站立或行走時必須將後背挺直外,搭車或坐在辦公室裡也請保持端正姿勢。
將注意力放在腹肌上,上半身挺直,同時將肩胛骨夾緊,就能呈現出完美的姿勢。此時,再將肩膀往下壓,身體的線條就會很好看。
《擺脫手腳冰冷秘訣3》
不翹二郎腿
不自覺「翹二郎腿」的姿勢,也應盡量避免。腳部容易血液循環不良,所以只要翹二郎腿,就會造成「水腫」。
《擺脫手腳冰冷秘訣4》
踮腳走路、上下樓梯
沒事踮腳尖或踮腳尖行走、上下樓梯,都可活化小腿肚的幫浦功能。
經常伸縮腳踝,可以直接刺激小腿肚的肌肉,強化擠乳作用把血液運送出去。
《延伸閱讀》
手腳冰冷、四肢末端發白?每天20秒「心脈按摩運動」,迅速打通「末梢血液循環」
原文出自:博客來
本文摘自采實文化《揉揉小腿肚的驚人自癒奇蹟:超過46萬人見證!天天按摩小腿,疾病就會慢慢改善!【18招全彩圖解】增強小腿力指壓法大公開!》
以上內容為《采實文化粉絲團》授權刊登,非經授權,禁止轉載。
封面圖片來源:chombosan / 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