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spring/ Shutterstock / Via https://www.shutterstock.com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子宮肌瘤是女性最常見的腫瘤之一,台灣的盛行率隨著年紀而有所不同,在生育年齡的婦女,其發生率約為20%左右,雖然子宮肌瘤是常見的良性肌瘤,但有症狀的患者,通常伴隨不正常出血或經期較長或量較大的狀態,且易造成不孕;然而,目前針對子宮肌瘤的治療已很先進,只要正確治療,也能一圓懷孕生子夢。
子宮腔內肌瘤 特別容易不孕及流產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陳鴻昇表示,子宮肌瘤只要長得夠大或太多,都可能造成懷孕及生產的風險,子宮肌瘤只要大於4公分,就可能讓懷孕機率下降,並且容易流產及早產;尤其是子宮腔內的肌瘤,由於會直接影響胚胎著床,所以特別容易造成不孕症,也比較可能流產。至於子宮下段的肌瘤,由於在懷孕其間可能會阻礙產道,因此會增加日後剖腹產機會。
痛經、經血量多、經期長 恐大出血且合併缺鐵性貧血
陳鴻昇主任指出,子宮肌瘤常見症狀是痛經、經血量多且經期較長,長在子宮腔內的肌瘤,臨床症狀會特別明顯,即使肌瘤不大,就會出現經期大出血相關症狀,且常合併有缺鐵性貧血;懷孕時若胎盤著床在肌瘤旁,可能會增加胎盤早期剝離及產後大出血風險,懷孕時肌瘤長太快,則可能出現因肌瘤血流受阻造成急性壞死,而引發急性腹痛。
選擇性黃體素受體調節劑為主要用藥 可止血、改善貧血、使肌瘤縮小
針對不同位置的子宮肌瘤有哪些治療方式?陳鴻昇主任進一步指出,肌瘤若沒有症狀,可先追蹤觀察,若出現痛經、月經量多且長或不孕,以及肌瘤明顯有增大趨勢,則需要治療,治療方法可分為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藥物治療目前大多以選擇性黃體素受體調節劑為主要用藥,其優點是止血效果很好,且可改善貧血,使肌瘤縮小二至五成,有機會不用手術,或讓後續手術更容易。
停藥後二次月經週期 便可嚐試懷孕
陳鴻昇主任強調,以口服藥選擇性黃體素受體調節劑來治療肌瘤,是以三個月為一療程,服藥期間因為不會排卵,所以不會懷孕,通常只要停藥後,來過二次月經週期,便可以嚐試懷孕。而針對子宮黏膜下肌瘤,因為易造成大量出血,因此會以子宫鏡肌瘤切除手術為優先選擇,手術較不具侵入性,且手術後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但術前仍可以使用藥物治療來改善貧血,並讓手術更容易進行。
密切追蹤肌瘤 體積明顯增大可用藥物治療
陳鴻昇主任提醒,未婚的子宮肌瘤患者,就要密切追蹤肌瘤是否有相關臨床症狀,有症狀就應接受治療,若無症狀者,應在2-3個月期間內再次追蹤肌瘤大小,若肌瘤體積明顯增大,可以嘗試藥物治療,以期可以縮小肌瘤,並讓肌瘤凋亡,減緩肌瘤日後長大的速度,即可降低日後因肌瘤造成不孕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