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外行吃人參,內行吃它!降壓、降糖很厲害,價格便宜!)
這味厲害的中藥是黃芪,是補藥之長,藥用歷史迄今已有2000多年了,《神農本草經》列之為上品。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它富含蔗糖、多醣、多種氨基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可有效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改善心肌供血,調節血糖含量。中醫對它的運用更是廣泛,它可以補氣、生血、緩解胃下垂、改善體質,還可以延緩細胞衰老的進程……
為什麼比人參還好?
人參為大補元氣之品,補氣力量大,療效快,卻容易上火。臨床上多用來治療大病或久病,或血脫致氣脫而出現短氣神疲,周身乏力,肢冷,汗出而多,脈微欲絕等症。
黃芪補氣,力量比較小,起效緩慢漸漸增加,不容易胸悶上火。民國中醫陸仲安因善用黃芪,當時有“陸黃芪”之美稱,以此與中醫史上明代醫學家“張熟地”(即張景岳)相媲美。
好的人參一斤要上千元,而黃芪只要幾十塊錢一斤,吃起來不心疼,重要的效果並不輸人參。
1 補氣效果不輸人參
與西洋參、太子參相比來說,黃芪補氣的效果毫不遜色,是適合老百姓補氣的藥。對於氣虛、氣短,容易感冒、易出汗的朋友,經常吃黃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中醫治療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炎等,以及對於大病初癒的調養,和促進手術後傷口的癒合,都會用到黃芪。
2 心腦血管保護
黃芪本身俱有強心、降壓、抗心律失常、保護心血管系統等作用,因此心血管系統不太好的人特別適合,普通人泡水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3 保護胃腸肝膽
無論是胃腸還是肝膽,黃芪都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像肝炎、胃炎、胃潰瘍等患者都是使用黃芪來進行治療的。
4 抗癌
黃芪中含有的多醣配合抗腫瘤藥物能夠增強藥效,而且副作用會降低。有癌症的人,長期服用黃芪,能起到較好的抗癌效果。
國寶級中醫專家關幼波在90年代就救治了一位70歲、無法進行化療的肝癌晚期患者,這位患者帶癌生存了14年之久!這都得歸功於黃芪這味藥,因為超大劑量,讓患者的肝臟外部形成了一層類似雞蛋皮的薄膜,這層薄膜有效的控制了癌細胞的增殖擴散。
當然,黃芪還有生黃芪、炙黃芪的區別,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購買。
生黃芪、炙黃芪的區別
區別一:生黃芪為曬乾還生的藥材,而炙黃芪為炒熟藥材,炙黃芪就是用生黃芪加蜜炙熟。
區別二:一般來說,補氣固表(提高抵抗力),健脾利濕(消腫)要用生黃芪。
區別三:炙黃芪擅長益氣補中、治療脾氣虧虛,內臟出現下垂等情況,比如胃下垂
4種日常吃法
黃芪應該怎麼吃效果最好呢?日常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吃法主要有四種。
1 乾嚼
把生黃芪當瓜子一樣,放在嘴裡嚼著吃,黃芪的味道非常好,就像是一種豆香的感覺。
2 泡茶
黃芪片5~10克(原則上每次不能超過15克),用沸騰的開水直接沖泡,蓋好泡10~20分鐘,當茶飲用。若想黃芪味出得更徹底,可反复沖泡。
3 煮粥
黃芪15克,黨參10克,梗米100克,大棗30克,先將黃芪和黨參一起煎水取汁,再放大棗和梗米一起熬成粥,味道可口。國醫大師朱良春每天就必吃一碗黃芪長壽粥。
4 烹飪
若平時喜歡吃燒肉、燒鴨等,可以放適量黃芪,味道更獨特,還可以起到滋補作用,效果非常不錯。
3個經驗方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錢會南。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錢會南為粉絲提供了3個黃芪治病的方子。
反覆感冒、四肢乏力
益氣飲
做法:生黃芪12克、生白朮12、防風5克,沸水沖泡10~15分鐘即可飲用。
對應症狀:容易反覆感冒、過敏性鼻炎反覆發作、氣短懶言,四肢乏力、頭暈、動則汗出等。
禁忌人群:上火的人不能喝,容易火上加火。
貧血氣短
補血湯
做法:取生黃芪25克、當歸12克、生薑3片,大棗10克,鯉魚洗淨後放入煲滾的清水中,用大火煲開,改小火煲2小時後,下鹽調味即可。此湯可補氣生血,老少皆宜。
對應症狀:容易疲累,心慌心悸,少氣懶言,神疲乏力,唇甲淡白,頭目眩暈,勞累時加重。
乏力腿腫、沒胃口
黃芪薏米粥
做法:取生黃芪15g、薏米40g、茯苓20g、粳米200g、紅棗10克。洗淨放入沸水煮至成粥即可食用。
對應症狀:眼瞼或下肢輕微浮腫(常見於月經生理期前後、更年期、剛生完孩子時);倦怠乏力腿腫;肢節疼痛,小便不利,飲食沒有胃口,大便稀溏等情況。
禁忌人群:小便頻數,尿多,陰虛津傷,口燥咽乾的人群。
便宜到不敢想,卻有非凡功效的黃芪,家家必備,懂保養的大師都在用,每天吃點黃芪,遠離高血壓、糖尿病和癌症!
原文出處;本文經《健康時尚百科》授權刊登,非經許可,禁止轉載。
封面圖片出處:HelloRF Zcool / 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