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男誤以為「痔瘡」硬忍 痛到找醫生已「腸癌末期」|每日健康Health

| 日期:2018-03-01 | 責任編輯: 林暐鈞 | 分類: 癌症疾病

每日健康/綜合編譯 林暐鈞

 

《每日健康》綜合媒體報導,67歲男血便1年,原以為是痔瘡,也不覺得很痛,2個月前腫瘤掉出肛門還一直以為是內痔,到衛福部彰化醫院就診竟確診是大腸癌末期現肛門突出的小肉塊有逐漸變大的趨勢。如此慘況,為何「大腸癌」、「痔瘡」容易混淆? 

 

 

出血與便祕,是「瘡、腸癌」易混淆區

 

據醫療資訊指出,「痔瘡」與「大腸癌」無關,痔瘡也不會變成癌症,這兩者唯一相似之處,是痔瘡發病的症狀,「例如出血、便祕,和大腸癌的症狀很像,容易混淆。」大腸癌和痔瘡可從便血顏色分辨,前者是暗紅色,後者是鮮紅色。

 
綜合專業醫療知識,大腸癌是大腸內的瘜肉或組織經糞便摩擦後滲血,隨糞便排出體外,因此糞便上的血跡為「暗紅色」。痔瘡是糞便摩擦造成肛門口附近的血管破裂造成,便血為「鮮紅色」,且痔瘡流血還會從肛門滴下來,與大腸癌的血便不同。

 

大腸癌的出血並非血管破裂造成,因此血液呈暗紅色。但民眾發現解便後,糞便上有血跡,應迅速就醫,必要時需接受大腸鏡檢查。

 

 

解便出血別輕忽!積極就醫、診斷才是保命關鍵

 

若大腸癌時已是末期,5年存活率不到30%,若是初期,存活率可高達90%以上。5年存活率不到20%。因此提醒民眾,如有血便症狀,千萬不要輕忽,建議接受大腸鏡檢查找出病因。

 

大腸癌症狀分為:放屁頻頻、腹痛、腹脹、便祕等症狀,或有血便問題解。除了可以從上述症狀簡易判斷外,醫師也提醒,若民眾同時也伴隨有大便習慣改變、體重減輕等情況時,更要慎防可能有罹患腸癌的疑慮。

 

 

參考資料:

《蘋果日報》《聯合新聞網》

 

 

封面圖片來自:

shutterstock/Juan Gaertner

          推薦的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