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曙光!「非侵入性大腸癌檢測」:及早發現早期症狀,餓死癌細胞降低死亡風險!

| 日期:2016-10-24 | 責任編輯: 趙亭瑋 | 分類: 癌症疾病

大腸癌為全球最常見癌症前三名,在台灣已經是癌症發生人數第一名,且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國內

49

歲以下大腸癌發生率在這

20

年來成長為

1.6

1.7

倍,增加的速度絲毫沒有減緩的趨勢。

家族遺傳

以及

不良生活飲食習慣

是導致大腸癌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盡早做檢查是最好的預防措施。

根據《thetruthaboutcancer》網站報導,以往一些普遍的癌症檢查方法可能成效不彰之外,甚至可能危害身體健康,像是乳房

X

射線可能會增加乳癌的風險,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檢查有些時候是沒有效的。

隨著科技進步,大腸癌檢查方法現在可透過「非侵入性掃描」比以往更有效檢查。

大腸內的微生物型態

(

包含細菌

)

在醫學上已經認為和罹患大腸癌風險有關聯。

2015

年一項關於大腸微生物與大腸癌腫瘤關係的研究發現,大腸內的微生物缺乏多樣性和引起大腸癌可能有直接關聯。另外,根據《癌症預防研究》指出,

大腸癌檢驗也可透過檢查「糞便」內微生物的狀態來判斷。

隨著對腸道內微生物研究成果逐漸發達,許多研究結果建議

維持腸道微生物平衡,製造有利於益菌生長的環境

,可以

抑制有害微生物

(

增加引發大腸癌風險的細菌

)

的生長。

建議平時選擇健康、有機且均衡的飲食型態,減少攝取加工或是基因改造食物也可幫助維持腸道內好的菌種。

封面照片與原文章出自

thetruthaboutcancer

          推薦的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