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自然界的產物,五臟功能活動、氣血運行都受季節氣候影響。
對此,《黃帝內經》說「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和於陰陽,調於四時」。
正因為五臟受季節氣候影響,為此,我們要順應四季養護五臟。
根據中醫理論,五行之中木與肝配,四季之中春與肝通。因此,春季既是肝木最旺之時,也是養肝護肝的最佳時節。春季養肝、柔肝,首先要順應天時變化,早睡早起,適當運動,以舒展形體。
初春階段肝氣較弱,可適當多吃些綠色蔬菜、水果或酸味食品,以養肝強肝。然而,到了春末夏初,或原本肝氣較旺者,就應少吃一些酸味食物。因為春季木旺、肝氣易亢,若過分強壯肝木,就容易剋土傷脾,故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春末飲食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
《素問.六節臟象論》中記載:「心者……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夏季豔陽高照、地熱薰蒸,是一年之中,天氣最為炎熱的季節,加上心本身屬火,所以夏天自然火熱之氣過重,就會心火旺盛。
「火旺則令人煩」,這裡的煩,意思是心神不安,蓮子善於清心火,可用蓮子心泡茶喝,能起到清心去熱、止渴、安神助眠、除煩等功效。中老年人經常用其泡茶,還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這是因為蓮子心有顯著的強心作用,能擴張周邊血管,降低血壓。
中醫所說的長夏,是指夏末秋初交替轉換之際,此時氣候炎熱多雨,空氣濕氣重。故中醫認為,一年之中的長夏時節,是脾臟最脆弱的時候。
濕為長夏的主氣,最容易傷及脾陽,致脾氣不暢,使消化和吸收功能低下。所以長夏時節要適當預防濕熱,以保持脾胃健康。
蒲公英粥祛濕熱
苦能燥濕清熱,所以用苦寒之品治濕熱之症最為適宜。特別是對各種因濕熱而致的食物中毒、胃腸疾病,可以用蒲公英、圓白菜、荸薺、野菊花等制成菜餚或熬湯內服,能起到清熱燥濕、化濁辟毒的作用。
赤小豆湯祛濕
體內有了濕,就會出現嗜睡、乏力、水腫等問題,可用具有清熱利水的食物來除濕。中醫認為赤小豆(編按:赤小豆和紅豆相似,但屬不同品種。紅豆同樣具清熱去濕作用,且較容易取得)可通利水道、令小便通暢、尿量增多,水濕由此而出。
另外,茯苓、冬瓜皮、薏苡仁、白扁豆、鯉魚等也可利水。
四季中秋季主收,氣候由陽轉陰、陰血開始潛藏於內,所以秋季是一年中的收藏之季,人的氣血津液,此時均宜收而不宜散。只有收斂好自己的神氣,才能保護氣血津液不外泄,以緩和秋天肅殺之氣對人體的不利影響。
對於飲食上,要增加酸味的攝入量,少食辛辣之物。五味中酸主收斂、辛主發散,食酸有助於陰血潛藏,酸甘化陰。對此,《素問.臟氣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
葱、薑、蒜、韭菜、辣椒等都為辛味之品,要盡量少吃;蘋果、石榴、葡萄、芒果、櫻桃、柚子、檸檬、山楂、西紅柿等酸味食品能化陰,滋補肝血,可多食用。
入秋後,氣候的主要特徵為燥。秋燥當道,缺乏水氣的濡潤,肺臟最容易受傷,所以秋天要重點防燥養肺,要注意多喝水,也可以煮點梨水喝。
冬天,寒氣直逼體內,寒氣與腎臟相通,這個季節最容易損傷腎陽。腎陽一虛,容易出現手腳冰凉、易感冒、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的問題。防止腎陽受傷,冬天的時候可常搓搓耳朵。中醫認為,腎主耳,對耳朵進行刺激就能養腎。當然,也可以用捏耳的方法。
冬天要早睡晚起,要等到自然界陽氣上升之後起床,以養人體陽氣。飲食上,多吃板栗、羊肉、黑芝麻、黑米等來補腎強身。
原文出自:博客來
本文摘自大是文化《中醫調理聖經:黑補腎,青調肝,白潤肺,黃健脾,紅養心, 全方位調理食物速查表,正確食療、輕鬆調五臟》
以上內容獲《大是文化》粉絲團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