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出血量在500cc以下,且出血速度緩慢時很少出現全身症狀,而更大量的出血或出血速度很快時,常伴有暈厥、頭暈、噁心、盜汗、口渴、皮膚蒼白及冰冷、心悸甚至低血壓及休克、死亡,後者的出血狀況應是急診情形。)
每日健康/高醫醫訊 胃腸內科 吳登強講師、胃腸內科主任 詹昌明講師
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及治療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症狀為吐鮮血或咖啡渣樣的嘔吐物以及解黑便或柏油樣瀝青便,而病人的臨床表現常取決於出血的程度、速度及是否伴隨有其他心臟、肝臟或腎臟疾病等,當然其出血源疾病本身的症狀亦有關。
一般而言,出血量在500cc以下,且出血速度緩慢時很少出現全身症狀,而更大量的出血或出血速度很快時,常伴有暈厥、頭暈、噁心、盜汗、口渴、皮膚蒼白及冰冷、心悸甚至低血壓及休克、死亡,後者的出血狀況應是急診情形。
上消化道出血常見的原因是
這些疾病佔所有能發現明確病變的上消化道出血的90%以上。
1 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原因,大多數為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病人常自己知道有很久反覆發生的病史,有時甚至有多次出血的經驗。
2 糜爛性胃炎:
可能和喝酒,使用消炎、止痛、退燒藥如阿司匹靈等有關,但是糜爛性胃炎也常發生於燒燙傷、重大手術後和嚴重全身性疾病的人。
3 食道或胃靜脈瘤:
靜脈瘤出血的特徵常常是突發和大量,而且是鮮血,病人常描述吐「幾碗公」的血,原因常常是因為肝硬化導致門脈高壓所致,至於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在美國主要是酒精引起,在台灣則主要是肝炎。
4 食道胃接合處黏膜撕裂:
這種黏膜撕裂引起的吐血,常出現在食道胃連接處,其特徵一開始常為乾嘔或嘔出一堆剛吃下的食物,接著吐鮮血,吐血量也很多,在臨床上碰到的病人常是所謂『出酒』者。
5 其他疾病:
如胃癌,息肉等較少見的原因。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治療
約15%的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會發生出血,首次出血的患者中約40%估計會發生反覆出血,大多數消化性潰瘍出血患者經內科治療,包括鼻胃管抽吸引流、止血劑、制酸劑或H2-受體拮抗劑等皆可獲相當的療效。
一般而言,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處理取決於出血的部位、程度和速度。嘔血病人通常出血量比僅黑便者大,而死亡率更高出兩倍。
封面圖片來源
延伸閱讀